台東閒置垃圾場出租轉型 改作綠能發電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東市公所去年把封存20年的大豐垃圾場,出租給綠能廠商,租金加上賣電回饋金,一年有1百多萬元收入。台東縣政府今年也爭取到補助屋頂型發電設備,可鼓勵民間用屋頂發電。
在台東縣利嘉溪出海口,台東市公所封存20年的大豐垃圾掩埋場,如今轉型太陽能發電場,市公所去年招標出租5.7公頃,得標廠商花了7個月裝上1萬多片太陽能板,而且是利用公有閒置設施,不需要變更用地成為附屬設施來發電。市公所每年可以收租金和賣電回饋金一共1百多萬元,市公所表示,這項出租發電案有很多好處。
台東市長張國洲說,「還可以把那個地方活絡起來,不會成為一個治安死角。」
承租廠商表示,這個光電場1年可發電500萬度,可賣給台電。台東縣政府今年也鼓勵民間發電,爭取6百萬元補助非公有建築屋頂裝太陽能板,每戶最高補助20萬元,今年還特別提高賣電費率。
台東縣工商管理科科長高宇徵指出,「經濟部能源局特別針對,我們台東地區有做了一些改變,就是我們台東地區的太陽光電可以加成8%。」
台東縣政府表示,從106年開始鼓勵屋頂發電,現在全縣通過了628件屋頂發電補助案,縣府強調,其實民間還有很大的綠能發電空間,呼籲民眾踴躍申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