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融合大突破 歐洲實驗產生破紀錄能量

利用核融合所製造的人造太陽,可能是解決全球暖化危機最乾淨且實用的方法。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新試驗,發現產生的能量為之前的兩倍多。

總部位於英國牛津的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(JET)發表了最新的試驗結果,證明該設施能持續且平穩能量輸出五秒,產生59百萬焦耳的高效能表現,是1997年類似試驗產生出22百萬焦耳熱能的兩倍多。

反應爐實驗室主管麥恩斯表示,這個結果「離核融合發電又更邁進一步」,雖然這次的輸出值不大,大約是把60個水壺的水加熱到沸騰,但英國原子能研究所在聲明中指出,這一結果清楚展現出核融合,有提供安全、永續低碳能源的潛力。

實驗所使用的甜甜圈狀機器被稱為托卡馬克,而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是全世界最大的可運作托卡馬克裝置。

核融合,就是兩個或更多的原子融合成一個更大的原子,這個過程會釋放巨大能量,在投入同等重量下,所釋出的能量,比燃燒煤、石油或天然氣多將近400萬倍。

目前常見的核電廠為核分裂技術,雖能產生穩定龐大電力,但也會產生有害的放射性廢棄物,未來以核融合技術運作的發電廠,則不會產生溫室氣體,只會有極少量的短半衰期廢棄物。

太陽的核心在強大的引力壓力下,大約攝氏1000萬度的溫度下會發生核融合,而目前正在法國南部建造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(ITER),它比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更大且更先進。

這一座新的「人造太陽」最早可能在2025年開始運作,英國這次實驗數據攸關重要,替未來核融合可提供安全的綠能,因應氣候變遷,提升了更高的可能性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