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用質差柳杉 林務局員工疏伐後設計成精美藝品
溫嘉楷 / 花蓮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在花蓮林區管理處位在吉安鄉南華工作站的木藝中心,桌上各式文創藝品,包括筆記本、書籤、珠寶盒,都是林務局員工自己設計和製作,再搭配電腦雷射雕刻,讓各種台灣珍貴的動、植物都可以被刻印上去,讓人看了就好想收藏。
花蓮林區管理處南華木藝中心助理李學怡說:「五色鳥它的尾巴這邊可以架手機,後來就想說,中間這個地方也可以變成膠帶台,就變成多功能的這樣。」
這些精美的文創藝品,原料其實都是林務局在花蓮玉里、瑞穗山區早年所種植的台灣杉與柳杉,因需要成長空間所以必須疏伐,絕對不是破壞山林。
花蓮林區管理處作業科長邱煌升表示,「我們新植(造林)的樹木量,一公頃大概是種2000棵。為了讓這些柳杉未來可以成材,我們會慢慢的把一些長得不好的、不良的,透過疏伐的方式把它疏伐掉,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公頃,最後會剩下800到1000棵。」
而被疏伐的杉木,樹齡平均10年,被送來木藝中心做為產品研發,藉此研究國產材特性,目前也是園區內乙級木工技師班的課程原物料,老師學員都很喜歡使用。
乙級木工技師學員黃先生認為,「我覺得很好,本身我自己也是一個木工的DIY愛好者,所以我覺得(如果)能夠把台灣的,台灣材能夠在這樣子運用,然後去推廣,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idea。」
林務局強調,台灣目前一年有600萬噸的木材進口,但國產材卻不到1%,因此從2017年林業政策就開始增加國產材數量。目前林務局八個轄區一年要生產5000立方左右的木材,預計2027年要達到5%供應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