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西新創看好雨傘出租共享 24小時內歸還免付費

租借共享服務是數位時代的趨勢之一,從腳踏車到行動電源都有。巴西一家新創公司設置數千個雨傘租借地點,在過去幾個月開始在美國紐約設站,目標2年內將業務擴展到歐洲至少10個國家。

用手機掃描QRCode下載應用程式,在行動上網時代已是習以為常的動作。進入操作介面後,經過會員身分認證,就可以在據點租借雨傘,以應付不時之需。對習慣使用U-bike的台灣人來說,這是非常熟悉的標準動作。

巴西大城聖保羅以午後陣雨聞名,也促成這家雨傘出租公司的創業與興起,目前當地已經有4萬支雨傘在公司名下提供出租。而第一個海外據點則選擇在美國東岸的紐約,地點為曼哈頓與布魯克林,設置35個出租據點,並在每個據點準備100把雨傘。

雨傘出租公司共同創辦人克里沃比斯克表指出,第一個海外據點選在紐約,因為當地多雨,且不少人在城市中徒步,「我們也看中此地強大的廣告市場。」

民眾如果在24小時內歸還租借的雨傘,就不必付任何費用,過期至第二天才會加收約新台幣56元的租金,依此類推;而當金額累積到新台幣445元,就不需要歸還雨傘。因此租金收入偏低也不穩定,業者打算把雨傘變成活動的廣告看板,靠廣告收益賺錢。

業者指出,雨傘租借除了解決行人臨時需求,也有推廣環保材料的用意。

克里沃比斯克說明,雨傘傘面材料來自於寶特瓶,讓塑膠成為可用的雨傘,避免造成海洋汙染。

儘管前景充滿不確定性,業者依舊雄心勃勃,計畫2022年在全美國各大都會區,增設100個以上的據點,並在2023年底之前擴展到至少10個歐洲國家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