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產能擴增 去年經濟成長率6.28%創11年新高

台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6.28%,創11年來新高;今年則預估GDP維持4.15%不變。國發會也公布,最新景氣燈號雖然結束「連10紅」,但還是亮起黃紅燈,象徵景氣穩健成長。

國內2021年經濟成長率不受疫情影響,原先預估值GDP破6,約為6.09%,主計總處結算去年第四季GDP統計,結果為6.28%,優於預期,創11年新高。而2022年GDP預估值為4.15%,維持不變。

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吳佩璇說明, 國內產能擴增,「美元計價商品,出口是大增了29.36%。」

最新景氣燈號則結束連續10個月的紅燈,轉為亮起代表景氣穩健成長「黃紅燈」,但近來物價劇烈變動,恐衝擊國內經濟成長表現。

農曆年前採買,豬肉攤商擠滿人。老闆不諱言,豬肉變貴,零售價平均調漲1到2成。

一名民眾表示, 「這個就是梅花肉花了2000多塊。」也有民眾表示,「每次出來都要帶2、3000塊,就會覺得說錢怎麼都沒有了。」

大宗原物料進口麵粉漲價,這家製麵店調漲麵條、饅頭及水餃麵皮價錢,農曆年前通通漲5元,農曆年後更不排除再調漲。

製麵業者表示,「所有的麵類的一斤原本的30元,現在漲到35元,過年以後可能還會漲。」

中央大學經發中心公布,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73.67點,月增0.65點、年增1.69點,似乎不降反升;不過其實全靠房市熱絡、出口經濟支撐,另外三大指標全下滑,尤其物價水準32.1點、年減12.35點,家庭經濟狀況77.6點、年減9.2點。

中央大學經發中心主任吳大任指出,「物價的部分呢,它是創了98年9月以來的新低,支出也在增加,很多民眾還是覺得,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太理想。」

物價壓力大,政府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再度啟動查價,近來鎖定國內北、中、南4家上游飼料玉米進口業者與1家交易平台,調查是否囤積、哄抬或聯合壟斷行為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