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價水準信心指標創12年新低 農曆年前民生物資紛紛喊漲

輸入性通膨壓力持續蔓延。不過,最新消費信心指數(CCI)卻不降反升。學者表示,因為六大指標中,有三大指標上升,國內經濟景氣、投資股市時機以及購買耐久財,尤其房市熱絡推升拉抬。不過,物價水準、家庭經濟狀況、就業機會則呈現下滑。物價水準信心指標方面,創12年5個月新低,可見物價壓力已影響大多數民眾生活。

農曆年前採買,豬肉攤商擠滿人,老闆不諱言,豬肉變貴,零售價平均調漲一到兩成。

民眾說:「這個就是梅花肉(花了)兩千多塊。」、「每次出來都要帶兩三千(塊),就會覺得說錢怎麼都沒有了。」

真空包裝、標榜來自屏東的萬巒豬腳,一袋約兩台斤重,就要500多塊。老闆說,反映飼料成本,農曆年前已微調價格,「只有調整一部分,大概0.5成而已啦。」

何止豬肉變貴,魚肉也喊漲,平均漲幅一到兩成。

魚肉攤商說:「差不多一兩成吧,最近是白鯧比較貴啦,現在一斤可能要將近一千塊喔。」

因大宗原物料,進口麵粉漲價,這家製麵店最有感,店裡麵條、饅頭、水餃麵皮,農曆年前通通調漲5塊,還說農曆年後,不排除再調漲。

製麵業說:「所有的麵類的一斤原本的30(元),到35塊現在的,可能還會,過年以後還會調。」火鍋料攤商也說:「全漲有的跟著漲,非機改的豆類漲了快兩成。」

物價壓力有多大?中央大學經發中心公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、CCI,為73.67點,月增0.65點、年增1.69點,似乎不降反升。不過,其實全靠房市熱絡、出口經濟支撐。另外三大指標全下滑,尤其物價水準32.1點,年減12.35點,家庭經濟狀況77.6點,年減9.2點,就業機會64.7點,持平月減0.35點。

中央大學經發中心主任吳大任分析,「物價的部分呢,它是創了98年9月以來的新低,支出也在增加,很多民眾還是覺得,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太理想。」

物價壓力大,政府跨部會物價聯合稽查小組,再度啟動查價,近來鎖定國內北、中、南,4家上游飼料玉米進口業者、1家交易平台,展開4次聯合稽查,調查是否囤積、哄抬或聯合壟斷行為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