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院通過《菸害防制法》修正草案 禁售電子煙、納管加熱菸

電子煙和加熱菸等新興菸品,在年輕族群流行。不過在國外,已經有多起電子煙造成肺傷害,甚至死亡個案。而政院在今(13)日通過了《菸害防制法》修正草案,明定禁止販售電子煙,同時納管加熱菸等菸草產品。把禁菸年齡提高到20歲,並將大專院校、幼兒園等納為禁菸場所。

爭議多時的《菸害防制法》修正草案,政院版終於出爐。除了提高禁菸年齡,由現行18歲改為20歲,並修正「類菸品」定義,禁止電子煙製造、輸入、販賣及供應,但加熱菸列入「新類型菸草產品」,增訂「健康風險評估」審查機制。上市前,或是已上市但改變成分或製程時,必須通過審查。

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表示,「那它不管是含有尼古丁,或沒有尼古丁的電子,或非電子的組合及其元件,這樣的一個產品,我們定位為類菸品,那全面禁止包括這些電子煙的製造、輸入或者是販賣,或者是供應。」

行政院定調,修法禁止電子煙,嚴管加熱菸,但長年關注菸害防制的董氏基金會痛批,修法「一禁一開」,雖然看似僅放行加熱菸,但電子煙與加熱菸的行銷通路多所重疊,產品定位不易,擔心未來難以管控。而董氏基金會也直指,國際上已經有多項研究,顯示加熱菸含有有毒物質。

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,「我們看菸草公司自己,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加熱菸草公司,自己的網站的報告,他們為了申請在美國上市,他們坦承他們至少有58種,台灣目前是禁止沒有開放的加熱菸,他們坦承至少有58種有毒化學物質。2020年一個研究獨立又發現了4種,所以他們至少有62種有毒的化學物質。」

董氏基金會表示,將持續串聯民間團體,提出民間版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,希望仿效新加坡、澳洲與香港,主張「雙禁」電子煙與加熱菸。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