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果海岸線倒退 環團憂毀非洲奴隸史蹟
王柏文/編譯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非洲國家剛果的海岸,正飽受海平面上升威脅。過去被用來當作奴隸貿易的港口,是重要文化遺址,現在卻被海水侵蝕。學者擔心,若遺址無法妥善保存,關於奴隸制度的歷史和教訓,恐怕也會被沖淡。
全球暖化,造成海平面上升,現正威脅著非洲國家剛果,第二大城黑角以北的海岸線。海浪不斷拍打岸邊,沿岸土質流失,植物根部裸露在外。
當地居民艾伯特說:「我們看到海岸線不斷倒退,大海破壞了一切!墓園和所有東西都不復存在,當大海反撲,所有事物都被破壞。」
朗戈灣是剛果國內少見的岩岸,在海洋侵蝕的影響下,獨特的生態景觀已遭破壞,還有可能會面臨消失。《非洲地球科學雜誌》一篇研究論文顯示,在過去的100年來,海岸線已經後退了超過100公尺。
環保人士普恩斯指出,「我們認為這裡,應該發展成生態旅遊區,意味著在這裡要保護生物多樣性,並且要持續發展,以便後人追溯地區歷史。」
除了天然景觀,朗戈灣同時也是一條「奴隸之路」。15世紀大西洋奴隸貿易時期,這裡也成了其中一個中繼站。不少黑奴被集中在此,然後轉往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。
歷史學家馬東歌說明,「解決辦法就是,看當局有沒有辦法,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,然後想要把這些歷史,傳承給所有世代,以及現在這一代人。」
遺跡年久失修,再加上氣候變遷加劇,環保團體和學者也紛紛向政府喊話,盼望能修復古蹟,否則奴隸制度帶來的歷史教訓,終將會被世人遺忘。
計畫發起人基薩拉表示,「我們可以藉由複製技術『複製芒果樹』,這樣我們就能把過去兩百多萬奴隸,通過此海灣的歷史記憶,透過芒果樹散布世界各地。」
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,非洲城市面對氣候衝擊的能力相當薄弱。為了確保象徵奴隸貿易的地標不會消失,當地發起了一項計畫,複製奴隸之路上芒果樹,然後移植到世界各地,儘管遺址不再,也能讓精神永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