顏寬恒二連敗 學者:地方派系仍扮演「成事不足、敗事有餘」關鍵少數【特稿】

(攝影/陳祖傑)
台中第二選區補選結果出爐,民進黨候選人前立委林靜儀獲8萬8752票,國民黨候選人顏寬恒則獲8萬912票,林靜儀以7千8百餘票差距擊退顏寬恒。

依據中選會公布結果顯示,此次補選投票率為58.26%,顏寬恒此次落敗,是顏寬恒第二次在區域立委選舉中敗北。學者認為,地方派系仍會在縣市長選舉中,扮演「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」的關鍵少數角色。

民進黨逆襲 學者:選後需注重地方經營

中二選區被視為地方派系的指標地區,此次林靜儀以地方素人之姿搶進中二選區,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陳方隅以書面向《公視新聞網》表示,顏家此次敗選對地方派系而言勢必為一記警鐘,他認為地方派系透過各種經濟及社會活動維持凝聚力,動員能力不容小覷,甚至動員能力以「家戶」為單位來計算。此次中二選區即使顏家無法順利回任,陳方隅分析顏家在地方的影響力依舊存在,特別是地方上的人情網絡不會因此打散,2022地方選舉與2024總統大選勢必會有另番苦戰。

前次搶進艱困選區中二區的中央民代,是先前遭罷免的台灣基進黨前立委陳柏惟,2020年陳柏惟在「反韓國瑜」、「反中」與「反地方派系」的社會氛圍下艱辛勝出,但陳柏惟上任後主打議題以全國性議題為主,相較顏家長年服務選民不分藍綠的歷史,地方多認為陳柏惟在地方的經營不力,而對手顏家在地組織綿密影響力深植地方,即便前次未勝選但服務不中斷,陳柏惟難逃遭罷免。

陳方隅說,艱困選區的選民會期待短期內看到不同,當選人必須努力經營選區,注重地方及選民服務,他說在選區特性下,當選人在全國議題與地方議題的投入配比上必須有所取捨。陳方隅亦提及,不管是實質的工作內容,或是立委「人設」的塑造,都須以選區為主要依歸。

當選人除了需注重地方經營,陳方隅說也必須主動處理選區內的結構性議題,例如經濟資源,又如綁標、圍標等政治權力的壟斷,他說當真正去面對與處理這些問題,地方上也才會真正有感。

陳方隅分析,顏家過去在中二選區的影響力,並非在地都認可,他說若要就此結構性問題處理,需從法治面斷絕恩庇侍從體系,例如從《宗教團體法》要求宮廟揭露財務狀況,接受大眾的監督,才能降低地方派系的干預。

(攝影/陳祖傑)

顏寬恒再敗 派系影響力仍在

依據中選會公布中二選區補選結果,投票率高達58%,林靜儀在連同顏家大本營沙鹿在內的5個行政區,得票數皆領先顏寬恒;去(2021)年底四大公投結果,中二區開出4個不同意,同意票幾乎都輸給不同意票被國民黨視為警訊。

陳方隅分析,公投與選舉的動員邏輯不同,選民投票動機不一而足,但從2012年以來,地方政治版圖的確有所鬆動,主要原因在於外來人口移入與產業轉型。他說,外來人口並未受到恩庇侍從體系的庇蔭,相對不容易受到地方派系影響,但是年輕、外來的選民,在政黨認同度低,對極化的政黨動員較易感到疲憊,政治版圖的改變不見得就對誰有利。

陳方隅說,顏家畢竟長年經營地方,有其在地網絡與組織,選民服務不分藍綠,基本盤相較綠營穩固,挑戰顏家的一方會是鐘擺效應明顯的一方,綠營在屆期選舉中,必須看能催出多少與恩庇侍從體系關聯低的選民票數有多少,才能與顏家抗衡。

陳方隅表示,阻絕一席立委,可以斷絕一些以政治權力換取的特權空間與相關法案提案。他說,顏寬恒無法回任,將稀釋掉部分派系影響力,但在各級行政機關與代議機制中,派系成員仍位居重要位置,尤其在宮廟與各類事業公司中,派系影響力仍會持續存在。陳方隅認為,顏寬恒此次敗選僅是敲下地方派系的第一塊磚,整體來看依舊有大片的堅定堡壘。

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認為,台中黑派與顏家政治版圖很難在一場選舉被瓦解,但這次補選的確重創顏家基本盤。

沈有忠說,顏寬恒2020年敗給陳柏惟,可以說有總統大選干擾或是顏家輕敵。但這次補選沒有其他因素干擾,顏家不僅輸,而且5個行政區都輸。沈有忠分析,派系的外溢效果已達極限,對新增加的中間選民、年輕選民、外來工作移居的選民來說,顏家如果不改變經營方式,選票不會成長,只會萎縮。

地方派系「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」

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業立以書面向《公視新聞網》分析,台灣地方派系分為「全縣型」派系和「鄉鎮級」派系,全縣型派系除少數縣市外,已因各因素逐漸瓦解、式微或名存實亡,但鄉鎮級的派系,以及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制後產生的地方山頭勢力仍方興未艾,並在立委選舉、縣市議員選舉、鄉鎮級以及農會選舉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
王業立表示,在縣市長選舉與總統大選上,這些地方派系及山頭勢力僅能扮演「輔選」角色,無法像過去一般主導全局。他說,地方派系仍時常在縣市長選舉中,扮演「成事不足,敗事有餘」的關鍵少數角色。

王業立認為,派系是人類團體生活中難以避免的現象,未來台灣地方政治、派系恐怕也難以消除。他分析,以現況來說,大多數縣市議會和鄉鎮級農會,仍是這類地方派系及山頭勢力最重要的活動場域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