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斯大黎加開發拚觀光 「吼猴」棲地被壓縮甚至遭電死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哥斯大黎加西北部地區因為觀光與開發,導致當地「吼猴」的棲地空間被嚴重壓縮,牠們經常在尋找食物的時候,攀爬變電設備和高壓電線而被電死。動保團體除了呼籲電力公司應對電力設施加裝絕緣設備,也希望未來電線能地下化,避免再有野生動物受害。
長手長腳的吼猴,搖著長卷尾巴,在電纜線上攀爬,這種奇特景象,出現在哥斯大黎加西北部瓜納卡斯特省。由於人類不斷擴張地盤與發展觀光,讓原本在森林中自由擺盪、叫聲可以傳到數公里遠的吼猴,被迫與到處延伸的電纜線為伍,結果導致猴子經常觸電受傷。動保團體過去十年來,致力拯救這些身陷險境的猴子,發現牠們的手腳經常被電得皮開肉綻,甚至電死掛在空中 。
動保團體共同創辦人史德爾曼指出,「猴子是群居動物,當其中一隻觸電,其他家族會前去幫忙,這樣一來,就會同時有兩隻、三隻、四隻猴子觸電,有時候揹著小猴子的媽媽觸電,母親死了,小猴子黏著媽媽。」
動保團體特地為吼猴成立了庇護中心,專門收容觸電受傷、必須截肢休養或者孤苦無依的猴子。野生動物庇護中心創辦人寇恩説,「我們在裡面鋪了網子,放置很多塑膠橋樑,以防他們失去平衡或跌落,我們也在整個棲地,放置這些裝置來接住牠們。」
除此之外,動保團體也建議將電纜線包覆絕緣材料,或者在未來進一步地下化,才能避免吼猴繼續受害。當地電力公司則認為,這些危機主要來自於環境變遷。
當地電力公司主管卡德隆説,「氣候變遷與尼科亞半島上,未加管控的房地產發展,導致野生動物被迫遷徙到不安全的地方,也對我們帶來新的挑戰。」
受到人類入侵棲地的衝擊,包括哥斯大黎加在內,目前整個中南美地區的吼猴數量都在減少中,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易危名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