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元流通20年 仍難擺脫高物價元兇罵名

歐元紙鈔和硬幣,在歐洲民間流通,即將滿20週年。許多人至今仍然認為,這個單一貨幣是造成物價上漲的元兇,不過官方統計顯示,實際上通膨數字並未上漲。此外,歐元也擁有十幾種防偽機制,歐洲央行指出,2020年的假鈔率已經降到20年來新低。

2002年元旦,歐洲民眾除了歡慶新年,12個國家更迎來單一貨幣歐元,德國馬克、法國法郎、義大利里拉,和西班牙比塞塔等貨幣,都走入歷史。20年後的今天,歐元始終保持在世界第二大流通貨幣的地位。不過有人仍認為,這個單一貨幣,卻是造成物價上漲的元凶,有德國民眾更痛批,歐元根本是場災難。

德國法蘭克福居民拿波里塔諾表示,「(以前)100元德國馬克,就能買到整輛購物車的東西,現在花100歐元還買不到兩袋東西。」

某些德國人甚至拿德文的昂貴來造字,戲稱歐元叫做「貴元」,然而根據官方統計顯示,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,實際上的通膨數字並未上漲。義大利學者更指出,通常是不昂貴的商品,因為貨幣轉換為歐元,商人通常將尾數無條件進位,讓人們感覺漲價。

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歐元紙幣,大約有290億張,透過各種技術,讓歐元擁有十多種防偽機制。歐洲央行主管表示,要拿到歐元假鈔的風險非常低。

歐洲央行偽鈔分析中心專家藍基拉特說,「偽鈔的品質通常很差,任何能夠辨識防偽機制的人,都幾乎能夠察覺到偽鈔跟真鈔之間的差異。」

除了紙鈔,歐元硬幣則由歐元區成員國各自鑄造,一面為共同設計,另一面是各國特定圖像,例如愛爾蘭是用豎琴、法國版本則是一棵樹。如今歐元紙幣流通20年,將要進行改造,歐洲央行表示,預計2024年對新設計做出決定,當年的設計師希望,新版歐元能保持中立圖像的傳統,以避免產生國家偏見。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