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媳勇闖立陶宛 融入當地推廣台灣文化

目前在立陶宛的台灣人並不多,但接下來我們要帶您認識一對跨國夫妻檔,太太是來自台灣。搬到立陶宛生活今年邁入第九年,在國外生活,當然也碰上不少文化衝擊。就在目前台立友好熱潮持續延燒之際,她也與友人一同拍攝影片,街訪立陶宛民眾,推廣台灣文化。

寒冷的冬天裡,在院子生火,一家人烤起棉花糖。雖然烤棉花糖不是立陶宛人的傳統,但畢竟這個家庭組合在立陶宛並不太常見。由台立組成的家庭,太太是Lila來自台灣,丈夫是立陶宛人,家中成員還有兩個兒子。

台立夫妻Lila Mindaugas說:「我去台灣念書,念研究所,我又開始工作,在公司裡面我認識了她。」

兩人在台灣工作,雖然在同一間公司但交集不多。直到一次的無心插柳,才有了接觸。

台立夫妻Lila Mindaugas說:「當時他是銷售業務,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就是很高,然後知道他是立陶宛人,但那時也不大記得立陶宛是哪裡。」

時間久了,認識多了,才逐漸擦出火花。不過異國婚姻必然會面對要在哪裡生活的抉擇,最後因為丈夫的工作異動,加上有了小孩,兩人決定定居立陶宛。

台立夫妻Lila Mindaugas表示,「我不會講立陶宛文,然後其實那時候去商店,如果是年紀比較大一點的那一輩,其實他們也不大會講英文,但現在差很多了,就現在其實英文或者現在生活,我也比較懂立陶宛文,我就覺得沒什麼差,但是一開始的時候會,我又自己顧小孩真有一點憂鬱,就是沒有朋友這樣子。」

台立夫妻Lila Mindaugas說:「在這之前她一直想要回台灣,我現在還是想要回台灣,但我們現在有個約定,所以她不能回去。」

口中說的約定,其實就是在維爾紐斯買房的決定,這也讓Lila對立陶宛更有「家」的感覺。不知不覺,離開台灣九年過去了,隨著小孩慢慢長大,Lila也重新回到職場。開始工作後,她也感受到立國政府對於職場媽媽的用心。

台立夫妻Lila Mindaugas表示,「像他們有一個叫做Mommy Day,就是如果你是有兩個小孩,12歲以下的小孩的話,每個月都有一天的有薪假,就是給媽媽的,它其實就叫Mommy Day,是要讓你去放鬆的。那天小朋友可能還是會去學校,媽媽妳就可以不用去上班,而且是有薪的。」

除了夫妻都能請育嬰假,不論年資,每人每年都有20天的年假可以利用,家庭相處的時間不會因為工作被犧牲,孩子可以獲得妥善照顧。

童言童語,面對鏡頭也毫不畏懼,小孩在家裡不只講立陶宛語,也會學習中文。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,全家已經近兩年沒有回台灣,但這反而成為一大契機,讓Lila開始經營社群,開設粉絲專頁,分享自己的生活。

台立友好持續發酵,Lila也跟在歐洲生活的台灣人一同拍影片,取得第一手立陶宛民眾對台灣的想法,也趁機讓民眾試吃台式口味小泡芙。透過走入人群展開對話,讓台灣被更多人看見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