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極思韋茨冰川融化加速 恐引末日災難
擁有超過50萬會員的非營利組織「美國地球物理聯盟」指出,南極思韋茨冰川前端的底部已經懸空,海洋暖流由一個巨大的通道灌入底部。如果思韋茨冰川以目前的速度持續融化,前端冰架最快在3到5年內就會坍塌,地球的海洋和大氣循環系統將被嚴重破壞。
國際思韋茨冰川合作組織教授戴維斯說:「海洋非常溫暖,比絕對冰點要高出1.5度,因此有大量的熱能將冰融化,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冰川的基底大量融化,冰層大量被侵蝕。」
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最大、移動速度最快的冰川之一,位於南極州的西部,冰川厚度達4000公尺,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里,與英國和美國佛州差不多大。它所以會被稱為「末日冰川」,原因在於從1970年代起,思韋茨冰川就明顯退縮,1990年代每年融冰100億公噸,如今已達800億公噸。一旦冰川本體坍塌,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約65公分,同時會釋放出南極洲西部的其他主要冰體,這些冰體加起來可能會使海平面上升2到3公尺,對多數沿海城市與地勢低的海島而言,形同末日災難。
國際思韋茨冰川合作組織教授戴維斯表示,「是的,這個冰架對阻止思韋茨冰川進入海洋有很大作用,因此一旦我們在五年內看到冰架坍塌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」
儘管剛剛結束的英國氣候鋒會,針對阻止氣候暖化作出多項承諾,但科學家明確指出,無論人類再怎麼努力,也無法逆轉南極冰川融化的殘酷現實,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依舊是首要任務。
國際思韋茨冰川合作組織教授戴維斯認為,「阻止融冰的過程,身為人類我們能做的並不多,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快減少碳排放,扭轉部分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改變。」
思韋茨冰川當然不會在一夜之間全部融化,但不可否認的是,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多,使得更多熱量進入大氣與海洋,也意味著地球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增多,必然會導致全球循環發生變化。這種現象已在北極發生,而尾端的南極也越來越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