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一間診所的黃姓負責醫師,11年來趁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或看診,涉嫌盜刷健保卡、虛報慢性處方箋等方式,詐領健保費用高達1億多元,再借用親友名義購買金融保險商品等來洗錢,今天被地檢署起訴,並請求從重量刑。
戴眼鏡、穿著醫師袍的醫師,跟上門搜索的檢警交涉。嘉義這間診所的負責人黃姓醫師,從2010年起,利用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或看診時,盜刷健保卡,虛報就診紀錄或慢性處方箋,11年多下來詐領的健保費高達1億174萬多元。
嘉義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蔡英俊指出,「除了這個部分,他還以這個犯罪所得,然後購買一些金融的保險商品,用這個方式來從事洗錢。」
由於黃姓醫師8月被檢警查獲後,至今還沒與健保署和解、歸還詐領費用,且另涉洗錢,15日地檢署偵結起訴,向法院請求從重量刑。
而診所詐保案件層出不窮,大多是診所不實申報。2020年嘉義曾有眼科診所,利用其他醫師掛名或共刀,規避白內障手術,每個醫師每月不可超過40例的給付限制,高雄也有診所以刷健保卡可換保健食品等方式,說服民眾交出健保卡,讓診所藉此申報不實醫療費用。健保署提醒,民眾可在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,查詢自己的健康存摺,確認有沒有被虛報。
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說明,「例如你11月根本沒有去這家診所看診,可是你在看你的健保快易通的就醫歷程裡面,你發現說這一筆根本沒有去,那就是盜刷。」
除了查就醫歷程,也可從用藥紀錄確認,診所有無胡亂虛報未使用的藥物,另外去看診時,明明特定藥物近期沒領過,卻被提醒有領藥紀錄,這都是被盜刷的跡象,提醒民眾隨時可向健保署檢舉查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