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國傳統文化項目 列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4日將非洲剛果的倫巴舞,列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,同時入榜的還有秘魯的亞馬遜阿瓦俊族陶藝,委內瑞拉的聖胡安包蒂斯塔慶典,以及愛爾蘭的傳統獵鷹活動。

聚集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街頭的民眾,得知當地有三百年歷史的聖胡安包蒂斯塔宗教慶典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在最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之上,大家高興的又唱又跳,甚至有人激動得哭了出來。

委內瑞拉教師法蘭柯說,「我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,這是一種情感、驕傲、滿足,也是為了我們已經不在了的先人們如此努力的奮鬥,300年的磨難但他們堅持抵抗,今天我們做到了,聖胡安包蒂斯塔萬歲。」

同時入榜的還有秘魯的亞馬遜阿瓦俊族陶藝,以及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共和國,所共同提出申請的倫巴舞。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菲力克斯興高采烈的歡迎這項消息,兩國的人民也在社群媒體上熱鬧慶祝。

國立藝術學院院長里耶教授指出,剛果在1970年代成功將五座國家公園,名列為人類自然遺產,「強調是自然遺產,就文化遺產來說完全沒有,出於這個理由,我們要把倫巴舞推向(文化遺產)名單。」

愛爾蘭的傳統獵鷹活動,今年也和克羅埃西亞、吉爾吉斯、荷蘭、波蘭以及斯洛伐克五個國家,一同登上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。獵鷹在愛爾蘭最早可以追朔到中世紀,也是愛爾蘭第四個入選非遺名單的文化活動。總計已經有24個國家的獵鷹活動,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認可。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