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醫檢驗毒品誤將3級判2級 不排除檢驗設備或技術不足

高醫接受南部司法單位委託進行毒品檢驗,卻傳出檢驗過程中,將三級毒品判定為二級毒品的狀況,高雄與橋頭兩地院檢加總38件有爭議,不排除是高醫的檢驗設備或技術有不足的地方,也將再追查是否有更多案件被誤判。

透過儀器,檢驗藥物30秒就能判別內容,這是高雄醫學大學五年前推出的新儀器,當時說不排除與其他單位合作,不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卻傳出,協助南部司法機關檢驗過程中,多次將三級毒品誤判為二級毒品。

高雄地院行政庭長楊國祥表示,「(有民眾)驗尿報告顯現的也是三級,但是他持有那個毒品驗出來是二級,所以法官就因此再送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複驗。法醫研究所那邊發現確實是三級毒品,高醫之前那份檢驗報告是有誤的。」

高雄地院證實,從去年11月到今年4月,至少有11件本來有罪後改判無罪,橋頭地方法院有一件,若包含地檢署,則有38件起訴,兩院初估恐26人被錯判,高雄地院表示已告知高醫,並後續請法醫等專業人士指導高醫,也不排除可能是高醫的檢驗技術或檢驗設備不足。

有民眾說:「如果你之後才發現,然後反而是我們需要被判刑,這樣不太合法。」另名民眾則表示,「就高醫來講,他們公信度很高,司法單位也應該會很相信他們的判定,如果影響到或許是毒品的使用者是犯罪的,可是犯罪你要審判,也是要一個公正性。」

根據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》,持有二級毒品可處兩年以下徒刑,但三級毒品,則純質淨重須達5公克以上才有刑責,檢驗結果恐影響判決,民眾認為,高醫在南部是有公信力的醫院,不該出現這種疏忽,就算是持毒,也該透過準確的檢驗後再審判。

目前兩地院檢都在清查是否還有遺漏,而若確定是高醫檢驗出包,民眾也可申請冤獄賠償。高醫方面下午才會對外說明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