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、鳳梨銷中受阻 農委會投10億穩定市場
林靜梅 莊志成 蔣龍祥/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中國停止台灣鳳梨釋迦輸入,農委會打算花10億元穩定市場,更宣布要組成國家隊,主委陳吉仲下午更到電視購物頻道積極推銷。另一方面,農委會指出有業者會收購3千噸做加工。但台東釋迦農民質疑成效,並直指原本產地價格一台斤有70元,現在只剩20多元,認為護盤策略錯誤。
農委會近來卯足全力推廣鳳梨釋迦,已進入12月產季,主委陳吉仲再次前往電視購物頻道,呼籲大家多吃釋迦。
陳吉仲到購物頻道積極推銷水果,「鳳梨釋迦保證甜啦,不甜找我。」主持人則表示,「哇我們真的覺得,我們主委是超級購物專家。」
主委親自叫賣,農委會也招式不斷,請來美食專家傳授製作冷凍鳳梨釋迦、拌沙拉,還募集民眾上傳創意吃釋迦影片、參加抽獎。
中國禁止鳳梨釋迦輸入,農委會再祭出10億元護盤,內銷要拚5000噸,外銷也要衝5000噸,再收3000噸做加工,補貼加工處理費以及冷藏費,一公斤8元。若業者現金不夠,可找政府借錢。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明,「因為他要買賣瞬間的資金增加,那我們本來就有一個,產銷調節的一個低利率貸款,我們立刻給他周轉金。」
內外銷加工3箭齊發,護盤1萬3000噸,約去年外銷中國的量。但在地農民指出,目前釋迦產地價格每台斤來到22至23元,相較先前70元,只剩三分之一不到,市場價格已明顯下跌,更低於成本價38元,質疑農委會的護盤策略。
台東縣釋迦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志偉表示,「他在浪費那個時機,作戰的機會稍縱即逝,你一開始盤一開出來就是很便宜的話,消費者就很便宜啊,因為外銷沒人買,很便宜啊,消費者就認為說這個東西本來就很便宜,他的策略錯誤。」
農民團體認為,若要護盤有成,農委會應採間接收購方式,買高賣低、價差由政府補貼吸收;但主委陳吉仲已多次強調,政府不會直接收購,而要把經費拿來補助外銷與加工,認定這才是可長可久的產銷模式,更強調這套模式在上次鳳梨護盤奏效,讓鳳梨市場價格不降反升。釋迦農民質疑數字的真實性,並強調眼前正面臨不敷成本的窘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