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有農民在二期稻收成後,為了方便直接露天燃燒,造成空氣汙染,因此雲林環保局為設臨時巡查小組,民眾能透過即時通報,讓稽查人員到場告發。
農機將田間稻草收集,一大綑稻草卷就成型。雲林地區進入二期稻收成期,過去有農民為了方便,會將田間稻草直接焚燒造成空氣汙染,但現在大多數農民會將稻草回收給業者再利用。
一名雲林農民表示,「就是會抓偷燒,業者要就會跟我買,這接下來也要種菜,沒有要種稻了,明年才會播種。」
稻草回收業者蔡先生則指出,「他們沒辦法,不敢用火燒,有時候田裡會有雜草,我們稻草回收後他們可以噴除草劑。」
回收稻草業者表示,去年收購回收稻草約300公頃,但今年增加一倍到600公頃,主要是鋪在田間種菜或種菇再利用;而為了嚴查農民露天燃燒稻草,環保局今年成立稻作露天燃燒臨時巡查小組因應。
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黃富義表示,「今年特別成立通報電子LINE群組,邀請所有的縣民朋友來加入,目前這一套系統已經有811位縣民加入,通報件數達到562件,依照通報件數查獲達125件。」
環保局表示,為了在空品不良期間減少空汙影響,環保局針對露天燃燒稻草嚴查,今年到目前為止,成立裁罰已經有86件,但整體的燒稻草比去年減少一成,呼籲農民能多利用稻草回收,避免焚燒以免受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