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設廠高雄五輕舊址 空品監測遭質疑
王柔婷 陳顯坤/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積電到高雄設廠,預定地從10月就開始整治,但卻有民代發現,環保局在前天才將監測報告上傳,內容也多是周圍空品監測,質疑高雄市府不夠公開透明,不過高雄市府回應,每天都有派人在周邊監測,目前數字一切正常,不過環團檢視市府提供的報告,發現沒有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苯類監控數據。
台積電準備要設廠的預定地中油舊高雄煉油廠,高雄市府環保局、工務局長掌握整治狀況,市府從10月就開始整治土地,卻被發現環境監測報告拖了一個多月才公告,甚至沒有廠區內監測數據,質疑市府不夠公開透明。
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黃紹庭指出,「(合約有要求廠商)必須在整治當中,他要針對VOC這個有毒揮發氣體,每一天都一定要在定點的地方做監測的工作,到現在為止(網站上)廠商監測數據還是掛零。」
曾經任職台積電的黃紹庭也質疑,監測濃度採取是百萬分之一的單位ppm,而非十億分之一的單位ppb,讓他懷疑是怕數據不好看,不過,市府表示截至目前,環保局3個監測站、現場9個感測器與1部監測車,每天周界監測都很正常,用手持設備檢測揮發性有機物的數值正常,整治產生的廢水也有專門處理。
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,相關的數據都是以ppm來呈現,目前看起來全部周界都是正常, 市府每天都會進場去做協助監督的部份。
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指出,因為它現地的整治工法會造成苯相關污染物的濃度上升,這些屬於針對汙染特性所作的監測非常需要,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公告中看到。
外界擔心的二次汙染問題,市府表示會嚴密監控,根據土汙法,土壤跟地下水可分開解除列管,若土壤檢驗合格後,地號土地即可使用、設廠,因此原本明年中土地交地,市府可望提前到明年2月解列,但也不免讓環團憂心,縮短整治期程的同時,會不會也因為搶快而疏忽細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