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55社區聯合展工藝品 推廣在地特色兼交流
張君豪 / 新竹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
臺灣工藝社區輔導成果展覽,邀請來自全臺灣55个社區提出在地特色的工藝品,呈現臺灣工藝文化的特色。
小提琴挨出好聽的歌曲,無講毋知這是用水流柴,製作出來的樂器。
屏東縣城鄉藝文交流協會理事長蔣美花:「用阮原住民的語彙,是用山豬的意象做琴頭,後壁有阮的圖騰意象。」
閣有來自台南佳里區的師傅,現場教人按怎用竹仔,製作環保椅仔,連囝仔的搖笱嘛是用竹仔做的。
民眾:「坐起來親像有人體工學的感覺,予人感覺腰攏袂痠。」
竹器工藝老師林河興:「較環保的材料,塑膠嘛毋是無好,毋過塑膠會製作出真濟糞埽。」
台灣工藝社區輔導成果展覽,邀請來自全台灣55个社區,紮來家己家鄉的工藝作品,佇新埔柿染坊展示在地特色成果。
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江瑞燐:「社區工藝的商機,予在地特色的工藝品會使予民眾來認捌。」
工藝研發中心表示,透過活動佮技術交流,向望未來各地方工藝,會當相連做伙,而且深入社區,共同幫助閣較濟社區發展在地特色產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