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勞動教育促進法」立院公聽 4立法版本共識學校應實施勞動教育
林曉慧 沈志明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勞資爭議頻傳,勞動教育有待落實。目前已有多位立委提出「勞動教育促進法草案」,立法院今(25)日上午舉行公聽會,對由教育部或勞動部主政,各方看法不同,但4個立法版本的共識,是學校每學期應為學生實施勞動教育,雇主或事業單位負責人登記前,應接受勞動教育講座。
上街抗爭,爭取該有的勞動權益。勞動部統計,2020年全台勞資爭議案多達27690件。疫情期間,更有不少勞工被減薪或資遣,求助無門。
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:「台灣非常需要勞動教育的一個專法,因為台灣的勞動意識真的是非常低落,老闆沒有,員工也沒有,所以很多的爭議,最後其實靠勞動的法令保護的話,也非常的不足。」
勞動教育不能等,要向下紮根,目前共有四個立法版本的「勞動教育促進法草案」,四版本都認為,學校每學期應實施勞動教育,並且明訂時數。
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表示:「主責單位應該要定為是教育部,除此之外,高中職以下的學校,每年必須不得低於4小時的時數來做處理。」
全教總副秘書長張旭政說:「你在高二、高三,就是這個學生可能會去打工的時候,給他4小時的勞動教育,我想這應該就夠了。」
陽明交大副教授邱羽凡更以德國為例,從小學到中學有相關課程,還有網站放上各樣勞動教材,讓教師知道怎麼談勞動意識。邱羽凡說:「他們八年級裡面的政治,跟經濟的課程教材裡面已經在學,我們的大學生;我們的研究生,可能都沒有學過的的團體協商。」
四版本另一共識,是雇主或事業單位負責人登記前,應接受勞動教育講座。出席公聽會的學者和民團認為,雖然由教育部或勞動部主政,仍有不同看法,若政府一直強調重視勞動人權,這次請做好跨部會協調,別讓法案無疾而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