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水事件頻傳 山區暴雨擬納入國家級警報簡訊通知
黃立偉 張國樑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有鑑於虎豹潭意外落水事件,氣象局規劃山區暴雨納入「國家級警報」簡訊通知、PWS預警項目。但氣象局坦言,台灣河川短、地形相對複雜,可能山頂下大雨,不到幾分鐘下游就淹大水。專家建議,提前5到10分鐘發布簡訊最恰當。
新北雙溪虎豹潭意外落水事件,事後專家發現,當天上游已下起暴雨,短短20分鐘就爆發山洪,水勢之急,根本來不及躲避。
由於近年台灣溪流湍急,溺水事件頻傳,尤其山區暴雨導致,因此立院交通委員會朝野立委提案,要求氣象局針對山區突發天氣災害預警,比照國家級警報,透過細胞簡訊提前通知,可能受到影響下游地區民眾。
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表示,「我們現在觀測密度夠高,能夠偵測這種山頂上比較小區域範圍的降雨,如果它達到一定的警戒值,我們就會發細胞廣播。」
「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」,簡稱PWS。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,目前氣象局只會針對大雷雨、地震速報、颱風強風告警,以及海嘯警報才有細胞簡訊通知。
氣象局坦言,山區降雨監測技術門檻高,因為區域小,觀測不易,還會增設降雨雷達,目標是明年雨季四、五月上線。
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羅雅尹表示,「(將增設宜蘭雲林(降雨雷達的資料,一兩分鐘就會有一筆資料,就更即時。一些雷達的技術把這些回波轉換成可能的降雨量。」
但氣象專家表示,山區、河谷地形複雜,初期準確度恐怕不夠,因此建議訊息提前五到十分鐘發布。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認為,「山區的這種地形都不太一樣,要撤離的時間至少可能也都需要有5分鐘、10分鐘的時間。」
氣象局表示,還會和防災單位、觀光旅遊單位討論哪些地方是山區暴雨熱點,會加強觀測,提高準確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