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10月物價指數增6.2% 創下31年新高

施慧中/編譯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美國勞工部發布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,年增率為6.2%,創下31年來最高水準。民眾在食衣住行均明確感受到漲價壓力,全球供應鏈持續吃緊更讓問題難解,拜登總統10日視察巴爾的摩港,強調眾院新通過的1.2兆基礎建設法案,是改善供應鏈、解決通膨困境的最佳解方。

美國消費者在10月份的糧食汽油等基本生活開銷,出現31年來最大年度漲幅,出門採買一趟要多花好幾張鈔票。

華府駕駛人豪西表示,中低階層民眾負擔不起每加侖要價4美元的汽油,「很快就會達到4塊了。」

馬里蘭州消費者霍姆斯則指出,絕大多數的肉類與蔬菜都漲價了。

消費需求反彈,全球供應鏈卻陷入困境,貨輪與油輪塞港無法消化,勞動力短缺又推高工資,種種情況讓通膨壓力有增無減,美國人對經濟越來越焦慮,拜登總統的滿意度溜滑梯。2日地方選舉反映民心正在背離,拜登也展開多地巡講挽回頹勢。

拜登表示,雖然經濟數字顯示失業率持續降低,但消費者物價太高了。

拜登10日巡視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港,並表示當局正全力改善通膨問題,也與物流、零售龍頭業者溝通,確保年底假期物資不會短缺。拜登強調,眾院剛表決推通過,他即將在下週一簽署正式生效的1兆美元基礎建設開支法案,當中有170億美元將用在疏濬、道路與擴大吞吐量等港口升級建設,對緩解塞港供應鏈與通膨問題大有幫助。

拜登說明,該法案將降低消費者與企業的商品成本,讓人們重返工作崗位,協助重建底層經濟,讓每個人都過得更好。

白宮和聯準會皆強調,只要供應鏈瓶頸緩解,翻騰的物價就會下跌,高通膨只是暫時情況。因此拜登政府亟需在2022年期中選舉之前,加快實現投資美國未來的政策支票,讓美國人對生活改善有感。除了基礎建設,拜登更全力促銷擴大社會福利網的「重建美好未來法案」,強調雙管齊下是民生問題的終極解藥,只不過以上建設都需要時間達成,也考驗著人民的耐心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