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疫情影響,今年亞洲多國生產線一度停擺,加上航運阻塞等因素,許多服裝和製鞋大廠選擇將產線移出亞洲,取而代之的地點則以巴爾幹半島和拉丁美洲國家居多。
亞洲出現製造業出走潮,今年稍早中國和越南因Delta肆虐疫情再起,導致產品生產拖延數週甚至停擺。當時又正值航運大堵塞,企業成本大幅提高,因此重新思考全球供應鏈布局,調整亞洲作為低成本製造中心的策略。
服裝、鞋子大廠紛紛將產線移到鄰近美國和歐洲市場國家,主要集中巴爾幹半島和拉丁美洲。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,2021年上半年紡織品、皮革製品和鞋類的出口額高達4.3億美元,超越2020年一整年的數字。
波士尼亞DERMAL工廠老闆布比克表示,「有好幾十家工廠聯絡我們,他們都是在東方營運,或是部分在東方營運的公司,要來參訪評估我們的生產能力,有些說11月下旬要來,有些說12月上旬要來。」
塞爾維亞防護衣及防護設備製造商JUGOTEX的老闆也認為,產線從亞洲轉出對他的公司是難得的機會。
塞爾維亞JUGOTEX工廠老闆指出,因為需求增加,顯然在中國生產的歐洲大品牌想轉移部分產線,「對我們來說是增加產量、擴大產能的良好機會。」
儘管如此,仍有許多企業高度依賴亞洲產線。日前越南工廠停工,造成產線嚴重中斷。越南政府估計,受限疫情和缺工等因素影響,今年服裝業出口額恐怕無法達標,最壞情況將短少50億美元。
不只越南和中國,據《路透社》報導,包括馬來西亞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,都因為疫情擾亂產線運作,全球供應鏈危機加劇,預計將造成耶誕節假期航運嚴重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