庫頁島抗氣候變遷 目標2025年達到「碳中和」
被俄羅斯人稱為「哈薩林島」的庫頁島,沿岸鋪滿了大片的海藻。可別小看這些35億年就存在的水生生物,科學家認為,他們有助於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。就像陸地上的樹木一樣,海藻透過光合作用,從大氣中萃取二氧化碳,並將氧氣排出。
薩哈林大學化學生物學實驗室主任艾琳娜說:「藻類的生長有助於讓地球更能適應氣候變遷,就像經濟特區一樣,其實也是可以種植大量藻類,為什麼俄羅斯往這條路走,不向全世界證明,我們也可以幫助減緩氣候變遷呢?我們明明也可參與其中。」
艾琳娜表示,庫頁島周邊的海域其實非常有潛力,適合大量種植藻類。不僅海水溫度適合海帶和扇貝生長,水質也很乾淨。以水耕植物的生態安全性考量,是相當理想的。
根據薩哈林生態永續發展部門主任,庫頁島可望在2025年之前,達到「碳中和」的目標,也就是碳排和減排量正負抵消。這主要歸功於境內大片森林「碳捕捉」的能力。
為了減少污染,庫頁島的發電廠也逐漸由燃煤發電轉型為天然氣發電。根據薩哈林公營事業公司總經理奧德烈,他們旗下17 個鍋爐設施中,已有10座轉型為天然氣作業。雖然不如綠能環保,不過天然氣被稱為「橋樑燃料」,作為傳統燃煤和可再生能源之間的過渡產品。因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,存在大氣中的時間約為12年,二氧化碳則動輒在大氣中停留好幾百年。
同時,庫頁島也致力發展綠色交通。由於地理位置與日本相近,使得這裡要進口電動車相對容易。
電動車充電公司Electro Cars主任安頓說:「是的,電動車對環境有重大影響。電動車大約佔整體車市的10-15%或20%,減少城市噪音和減少碳排放都很重要。」
俄羅斯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。總統蒲亭多次強調,將遵守巴黎協定規定的減排義務,但他同時也警告,不能以犧牲高度依賴化石燃料出口的俄羅斯經濟作為代價。如何做到「淨零排放」又不重傷經濟,考驗他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