婦人車禍距骨脫位 就醫搶救免除截肢
林健生 彭煥羣/台中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中市一位賴小姐,今年2月因發生車禍,導致腳踝變形。醫師檢查發現,踝關節中的開放性距骨脫位,從傷口外觀明顯可見。由於距骨是腳部主要的負重骨之一,醫師表示,距骨可能因為撞擊或是瞬間扭力過大發生脫位,但如果不及時處理,有7成機率會導致缺血性壞死,最嚴重可能需要截肢。
經過近八個月的手術和復健,賴小姐總算可以不靠輔助器走路。今年二月的一場車禍,導致她左腳發生距骨脫位,差點終身就得坐輪椅。現在可以漸漸恢復生活,也讓她鬆一口氣。
患者賴小姐表示,「本來想說沒那麼嚴重,後來想說奇怪,我的另一隻腳是完全不能動,沒有辦法使力,完全要用輔助。」
電腦斷層的畫面還原病況,腳踝中間的這塊白色物體就是距骨,賴小姐車禍受傷後,整個脫位偏移出來,醫師從撕裂傷口還可見到這塊距骨,可見傷勢嚴重。除了手術將距骨復位,植入鋼釘固定,再以負壓和高壓氧輔助治療。而醫師表示,距骨的主要構造有六成是軟骨,受損後不會再生,如果沒有及時處理,超過5成會發生崩塌,導致壞死。
部立台中醫院骨科主任黃敏旭指出,如果軟骨不平整很容易造成它損傷性的退化,另外血液供應會比較不好,受到破壞很容易就會壞死,然後會垮掉,整個關節會變形。
醫師表示,距骨是主要的負重骨之一,因為包覆在內外踝骨之間,類似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,但還是可能因為瞬間扭力過大導致移位。建議患者有類似狀況,盡快檢查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