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國家語言發展會議 上週六正式登場

國家語言發展會議,自七月底開始就密集針對國家語言尊榮感、生活化、學習力及應用力、等四大面向展開論壇,蒐集意見後,9日正式大會。對於是否成立台灣手語委員會,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目前還是與教育部一起負責,之後可以請行政院研議規劃。

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:今天我非常高興,我手語也不會比,手語也是我們的國家語言,大家要記住。

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國家語言發展會議正式大會,開場致詞不但強調台灣手語是國家語言,最後還用手語比謝謝。
依據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,政府每兩年要召開一次國家語言發展會議,今年是首次辦理,在7、8月針對國家語言尊榮感、生活化、學習力、應用力四個議題,舉辦了8場分場論壇,蒐集各界意見於這次大會整理報告,也提出不少和台灣手語的相關建議。

擔任會議諮詢小組委員的中正大學語言所教授張榮興報告中解釋: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,希望在大學裡面能夠成立一個台灣手語相關的學系,協助整個國家推動手語的教育人才。

希望透過大學成立台灣手語系,來解決手語師資不足問題以外,也有團體建議不要將跟著中文比的手勢當成手語來推廣。

擔任與談人的台灣手語研究發展協會發起人潘信宏說:手語學習的錯誤,這一點要提醒相關相關,特別是衛福部、教育部,不要走過去錯誤的老路,一定要糾正正名,以後把文法手語正名為手勢中文,才不會又一次把錯誤觀念往前推動。

至於台灣手語的推動,是否會像客語一樣成立專責委員會?諮詢小組召集人方耀乾進一步提出,希望成立國家語言委員會,而且要拉高層級,以利跨部會協調推動。

會議諮詢小組召集人方耀乾提出:國家語言的專責單位,應該它的層次要提高一點,依照我們諮詢委員的討論和意見,我們希望這個層次要比部的層次更高,最好可以到總統府的層次。

而文化部長李永得回應:包括閩東語還有手語,目前沒有專責主責機關的部分,我們文化部跟教育部都會來討論怎麼樣來分工 讓它權責更明確,但是文化部跟教育部也不能夠只有管這些語言,所以我們另外會剛剛也有建議的,我們跟行政院建議,是不是有一個院級、甚至總統級,這個我們內部再去討論。

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院長蘇貞昌已同意國家語言發展的經費會增加,文化部將提出4年國家語言復振中長程計畫,以更多資源共同推動國家語言的復振與發展。
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