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觀察曆日助開眼界 閣通用臺語了解世界事
洪敏真 莊沛文 林郁凱/臺北桃園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
有網路名人共往過佇網路寫的國際新聞佮資訊,收集做一本國際觀察曆日,而且這曆日閣有台語配音,是希望用母語予閣較濟人認捌國際的代誌。
共這本國際觀察曆日掀開,掃QR CODE就通聽著華語、英語和台語的紹介。
2022年的第二工,對台灣所在的東亞出發。綴明華園執行長陳昭賢的聲,就通聽著國際政治、種族和社會議題相關的資訊。
明華園執行長陳昭賢講:「阮希望愈在地化其實是愈國際化,可能逐家聽台語無遐爾gau5,尤其是少年人。毋過聽著袂䆀,蓋成真趣味,聽幾个詞伊會去查講,這个詞台語欲按怎講。」
對台灣看世界,也用母語了解國際大小事,這本國際觀察曆日對二次世界大戰到阿富汗政權轉變,和全球207 个國家佇國際扮演的角色,也收集真濟國際領袖和國際組織的背景資料,就連國際上有咧推動轉型正義、重視人權的國家,攏有寫著。
國際觀察曆出品人敏迪表示,「這馬你佇台灣若你看國際新聞,通常是電視台一點鐘內輪播,有一條三分鐘到五分鐘的國際新聞,伊有淡薄仔像一點一點散落佇各地的天星。咱欠缺的是,咱欲按怎去熟似天星和天星之間的關係。阮對點延伸到線,才閣延伸到面以後,你對整個國際情勢就會較有印象和了解。」
國際觀察曆設計師陳姵希講,「開較濟時間佇字和字的編排,營造一本冊的感覺,予人會當佇內面,輕鬆讀著較豐富的資訊。」
計共7萬外字的曆日,結合索引卡和地圖,排版清氣,設計團隊希望這本曆日成做國際智識的重點冊,也期待用母語實踐愈在地化、就愈國際化的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