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續四天+0 農林漁牧業空曠處工作可不戴口罩
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,本土零確診也零死亡。隨著疫情趨緩,指揮中心也針對現行戶外戴口罩的政策進行調整,5日起,上山下海相對極端空曠區域可以免戴口罩,不過,溫泉區域、溪邊人還是很多,因此不在開放之列,但會滾動檢討。

國內新冠疫情趨緩,3日一樣沒有本土個案,已經連續四天+0,確診個案中也無新增死亡,不過新增6例境外移入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,「進來的6例境外移入的5男1女,主要是來自5個國家,馬來西亞、美國、蒙古、英國、緬甸,入境日9月19日到10月1號。」

截至目前,國內第一劑疫苗涵蓋率達到57.44%,指揮中心也宣布,從10月5日起,農林漁牧工作於空曠處如田間、魚塭、山林工作,民眾在山林(含森林遊樂區)、海濱活動時,無須戴口罩,不過口罩都要隨身攜帶,也要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。

但如果這些地方有人潮聚集,或與他人共同工作、活動等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場合,還是得戴口罩。此外,若主管機關另有規定,則依照其規定辦理。

陳時中表示,「基本上我們還是外出戴口罩,這樣的一個基本的,最基本的一個要求是還在的,身上還是要帶個一個口罩,萬一有人來了,互相會有接觸的時候,那還是要把口罩戴起來,原則是在空曠區域保持社交距離,在這些(田間魚塭山林海濱)區域裡面可以不用戴,基本上的原則這是一個除外的規定,沒有說一定要開罰或怎麼樣,不過這都是自己的一個自身的安全,我想防疫是全民的工作。」

陳時中強調,這次主要是針對上山下海相對極端空曠地方來放寬,不過防疫政策是多層次,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是同時併行,而溫泉區域、溪邊人還是很多,因此不在開放之列但會滾動檢討。至於多所大學將開始實體上課,目前還不會放寬實體課的人數上限,4日也將針對宗教活動等其他行業別,有另外的鬆綁調整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