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濃生態巡護隊巡視野蓮田 致力保育水雉

水雉是台灣特有種,由於水雉會啄食農田內的昆蟲,過去常被農民誤認是來吃作物的。現在高雄美濃一支由農民、鳥會等單位組成的生態巡護隊,將當地種植的野蓮田開放給水雉覓食,不但能復育當地生態,也讓農民漸漸了解水雉跟農田其實是可互利共生的關係。

水雉在野蓮田中頻頻點頭、啄食,模樣可愛。為復育台灣特有保育種「水雉」,高雄美濃當地志工、野鳥學會跟市府合作,營造美濃湖水雉棲地。由於棲地鄰近附近農民的野蓮田,鳥會今年八月起跟當地產銷班農民組成生態巡護隊,一起保育水雉。

高雄市野鳥學會主任陳柏豪表示,「定期的去巡守他們田裡面,是否有水雉的出現,以及有異常的情況。那異常的情況,是指有對田邊野鳥不利的行為,例如說是否有毒鳥,及架網捕捉野鳥的行為。」

水雉覓食時會用嘴翻葉子找躲在底下的蟲,但幼鳥常因技術不佳,導致野蓮外觀破損,甚至爛掉而無法收成。但農民在巡護的過程中,漸漸了解保育的重要性,並不計較這些損失。野蓮田的增加也對保育起了正向作用。

高雄市野鳥學會主任陳柏豪說:「族群(數量)的情況還是不太樂觀,然後隨著野蓮田的數量越來越增加,牠們可以覓食的空間也會增加。那對於水生昆蟲或是其他的田間野鳥都是有正向的幫助。」

過去水雉翻找葉子的樣子,常被農民誤會是要吃農作物,但透過當地打造棲地、組成巡護隊,也改變了農民對大自然及野鳥的觀感。了解野鳥對除蟲害的幫助,讓野鳥及農民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、和平相處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