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部農地、魚塭頻遭棄廢棄物 檢警破獲環保犯罪集團非法棄置
林健生 王龍韜/彰化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今年3月開始,彰化檢警接獲通報,在中部縣市有多處的農地、魚塭被堆置大量廢棄物。追查後發現是合法的再利用公司,和清運業者組成環保犯罪集團,利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名目,將大量廢棄物簡單破碎後,假借是堆肥材料,再非法棄置,重量超過2萬4千公噸,不只產生異味,也可能造成土地汙染。
保七員警來到彰化鹿港這處魚塭,眼前這座像是小山的,就是違法業者謊稱的堆肥材料,但仔細一看全都是廢棄物。
好不容易爬到上頭,不法業者還整平想堆置更多的量,但眼前這堆數量已經很驚人。這些被削成碎片的塑膠和廢建材,長久泡在水裡,不僅發出異味,土地也可能受汙染。保七員警說:「真的是不好聞,會越來越臭。」
保七第三大隊第二中隊中隊長莊理德表示,「發酵後的惡臭汙水未經處理隨即排放,汙染附近環境以及地下水體。」
保七員警和彰化檢警8月開始,啟動大規模搜索,查獲有合法再利用的公司,卻和清運業者、地主和土地仲介組成犯罪集團,以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名義,將回收的膠合板、爐碴和事業廢棄物,簡單切成碎片後,棄置在彰化、台中、雲林和嘉義四個縣市、13處農田和魚塭,容積超過6萬立方公尺,重量超過2萬4000公噸。
彰檢襄閱主任檢察官葉建成指出,「依違反《廢棄物清理法》提起公訴,並向法院聲請沒收不法所得獲利。」
彰化縣環保局副局長林孟弘表示,「廠商講法是說,是廢棄物再利用,但現場卻沒有發酵設備,我們經過調查後發現這案情可能有點重大。」
彰化檢方表示,從今年3月起就陸續接獲通報,除了以違反《廢棄物清理法》,起訴包含郭姓負責人共49人,不法獲利7300多萬元及犯罪工具都依法沒收,各縣市環保局也會持續追蹤汙染情形,也將對業者開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