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委批性侵犯刑後治療處所互推皮球 衛福部:已洽4院所都遭拒
陳冠勳 彭耀祖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高風險性侵犯,過往服刑期滿後,如果經評估有再犯之虞,須接受強制治療。不過,藍營立委質疑,刑後治療地點沒有進度,各部會互踢皮球,衛福部則回應,有洽詢4處醫療院所,都遭到拒絕。
性侵犯服刑期滿後,若被評估有再犯風險,不能直接回歸社會,要先接受強制治療,過去都在獄所執行,大法官日前釋憲,點出治療處所要和監獄,有明顯區隔,但地點在哪?一直沒有答案,就有立委更批評,各部會互踢皮球。
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指出,「在覓址上面非常消極,衛福部修法是朝著,電子腳鐐監控方向規畫,擔心這個會讓強制治療收容人Q,最終要回歸社區,會變成不定時炸彈。」
衛福部次長李麗芬表示,「已經有洽詢4處、4家的醫療院所,到目前的詢問的部分,還是比較沒有意願。」
高風險性侵犯強制治療的處所,仍舊沒著落,同樣需要刑後治療的,也包含犯案的精神病患者,因為受到監護處分,目前,各部會正朝設立司法精神醫院,刑後專責收治,不過,也有立委質疑,多元處遇措施應該一致,不能有所差別。
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,「(部長)同不同意強制治療這部分,也應該要新增這個司法精神醫院?」
法務部長蔡清祥指出,「未來如果司法精神醫院籌設完畢、設立以後,我想除了精神病患的犯罪之外,性侵害的犯罪,如果可以,也可以考慮進去。」
儘管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,未來不排除做醫院整合,強制治療和監護宣告的受刑人,服刑結束後,都進到專門的醫院治療,但討論多年,設置進度被詬病牛步,就怕要完成這項藍圖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