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霧衝擊 高屏比照鳳梨事件加強內需拓展外銷

中國單方面禁止台灣的蓮霧輸入,衝擊外銷市場。高雄、屏東決定要比照鳳梨事件,強化內需並拓展外銷。目前高雄先發動企業團購來解決訂單,還有業者認購了300公斤。屏東縣長潘孟安則持續在臉書發文,推銷蓮霧加工品,也呼籲民眾要買爆,用行動支持農民。

農民站在梯架上將蓮霧一袋袋採收下來,這些殷紅飽滿的蜜風鈴隔天就要送往市區。高雄蓮霧的年產量約5700噸、外銷佔1成左右,因為以中國市場為主,即便近年另外擴展了新加坡跟加拿大等市場,仍多少受到禁運中國的衝擊。

六龜蓮霧農汪先生表示,「從有小三通以來開始做,只要我們有數量,大陸那邊貿易商,我們是要再經手貿易商,貿易商就會來跟我們長期配合,就是有多少他們就會去採購。」

汪先生這片蓮霧園的總產量大約2000公斤,中國訂單突然沒了讓他相當無奈,所幸有餐廳業者透過農業局媒介,決定認購其中300公斤。

認購業者連立堅說:「(餐廳內)供給這個水果的部分,我們會把這個蓮霧做比較優先的供給,所以這個是第一批。我們還會陸陸續續有持續性的支持。」

餐廳業者認為疫情期間受到很多幫助,所以也想用行動幫助農民。不過由於台灣蓮霧以內銷為大宗,禁運對整體銷量影響不大。蓮霧總產量佔台灣7成的屏東,除了縣長潘孟安這幾天發文呼籲大家以購買支持農民,近年也積極開發加工產品,擴展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。

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,「外銷的部分上,有一些包材或是冷鏈系統,因為蓮霧很脆弱,在包裝運輸的過程不能有所碰撞,這些都在這幾年做好很好的整備。」

中國一再禁止台灣水果輸入,也讓各縣市政府及農民近年開始多角化經營、銷售農產品,希望多管齊下、保障農民收益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議題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