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6歲男子疑接種AZ第2劑後死亡 死因待司法釐清

第八輪AZ疫苗昨天正式開打,桃園有一名86歲男性,早上接種第二劑回家,到了晚間6點多,在家中猝死。市府表示,該名死者有慢性病史,是否是疫苗導致,還有待司法相驗。除此之外,指揮中心表示,依照各國的BNT接種報告,青少年接種後出現心包膜炎、心肌炎等症狀,大多出現在第二劑,但還沒有出現致死案例,也強調罹患心肌炎,平均住院5天到6天,就可以出院。

第八輪AZ疫苗開打,但桃園龜山區一名86歲男子,當天上午在林口長庚醫院接種AZ疫苗第二劑,隨即返家休息,沒想到晚間6點多,家人發現他躺在床上,已無呼吸心跳。桃園市府表示,死者有慢性病史,死因尚待司法相驗後釐清。指揮中心也公布,最新不良反應事件通報,再新增3例死亡,都是接種第一劑AZ疫苗者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:「3例的AZ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,都是接種第一劑的AZ疫苗。」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:「第一劑、第二劑不良反應事件,現在這個是一個時序關聯的,那都會包含我們的通報之內。」

校園接種BNT疫苗,9月23日施打,不過外界憂心可能產生心肌炎與心包膜炎。陳時中再次信心喊話,說發生機率並不高。另外,根據各國接種報告指出,心肌炎發生機率第二劑較高,但目前尚無心肌炎,所引發的致死個案。

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:「香港共37位的青少年接種BNT,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,30位是在打第二針之後才有,平均的年齡是15歲左右,住院5到6天左右就可以出院。」

疾管署也公布,最新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監測報告,發現有五種不良事件,通報值高於背景值,包括心肌炎、心包膜炎,目前累計有17件,個案介於21.5到85.8歲,發生在疫苗接種後1到29天,另外,還有腦靜脈竇栓塞、視神經炎、過敏性休克等。眼科醫師提醒,如果接種新冠疫苗後,發現視力變差建議立即就醫,因為可能是視神經炎或血栓引起眼中風。

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:「他的中央網膜動脈或靜脈,如果因為打了疫苗之後造成阻塞,因為當你血栓產生以後,他的視網膜就會出現水腫現象,視力就會受影響。」

另外,有香港衛生專家指出,為避免引發心肌炎,建議青少年施打部位,應打在大腿肌肉,且只打1劑。陳時中表示會參考,並持續收集相關資訊,作為往後施打依據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