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假期要到了,吃上一口月餅、蛋黃酥,相當應景,但新北消防局提醒,蛋黃酥裡頭的蛋黃,有水份跟油份被包住,沒有透氣出口,如果拿去微波加熱,就可能瞬間炸開,建議切開或是戳洞後再加熱。
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,月餅、蛋黃酥等傳統糕點,好吃又應景,不過,想要吃上熱騰騰的月餅,有民眾會放進微波爐加熱,但如果微波的是蛋黃酥,可能看到這個畫面。
不到幾秒鐘,碰的一聲,蛋黃酥宛如發生大爆炸,內餡噴得到處都是,威力不容小覷,民眾知道後,也嚇了一跳。
民眾林先生說:「就覺得怎麼會吃進去的東西,是會爆炸的。」
滿心期待香味撲鼻的蛋黃酥,最後卻變成蛋黃渣,為什麼蛋黃酥,微波加熱會爆炸?到底怎麼了?新北消防局揭開背後原理。
新北消防局消防宣導科科員曾暐桐表示,蛋黃有膜,膜裡面有水分,水分同時被加熱,變成氣化的狀態,它的水變水蒸氣,體積會膨脹大概一千七百倍,所以如果它在膨脹的過程,膜裡面的壓力沒有辦法宣洩,它會直接找一個地方炸開。
蛋黃酥加熱有撇步,新北消防局表示,建議拿刀切開,或在上面戳洞後,再放進微波爐,也可以直接用烤箱加熱,才不會沒有吃上糕點,打壞興致,還要收拾殘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