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倍券10月8日上路 8部會跟進發券振興

行政院9日宣布振興五倍券執行方案,數位券自9月22日開放綁定,10月8日起使用;實體券最早9月25日開放預訂,同樣在10月8日當日起領取。行政院長蘇貞昌樂觀預估,五倍券可帶來超越去年三倍券的1000億效益,透過促進消費,可能帶來高達2000億元的效益。
蘇貞昌表示,今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良好,主計總處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為5.88%,創11年來的新高。也因此不同於2020年政府發行三倍券,中低收入、弱勢民眾購券成本1000元由政府負擔,今年的振興五倍券,購券的1000元由政府替全民負擔,共享經濟成長紅利。
至於五倍券的可領取對象,只要是2022年4月30日前出生的我國國民,外籍配偶和持有永久居留證、外交官員證者都納入發放範圍,民眾可以自由選擇使用數位券或實體券。
數位券(信用卡、電子票證、行動支付),在9月22日開始綁定,民眾在10月8日就可以開始消費。而購買實體券部分,將在全國1萬5千家超商(市),9月25日開放預訂,10月8日起領取。郵局將於10月4日開放網站和電話預約,10月12日起領取。實體的五倍券面額將分為200元五張、500元兩張以及1000元三張,由中央銀行比照國幣印製。
五倍券可使用在餐飲、市場、補習班、婚宴、百貨公司、演唱會賽事、住宿旅遊、國內電商等。但禁止使用在境外電商、股票、行政規費、菸品及信用卡費等,也不能儲值或購買禮券。
國內電商通路因配合政府政策,也開放加入在使用範圍內。國內電商將會將在首頁,設立小農和在地店家專區,並減免相關上架費、降低抽成和廣告費與服務費。
蘇貞昌強調,三倍券創造台灣在2020年GDP成長率3.12%,效益達1000億元。今年的五倍券更樂觀估計,將創造2000億元效益。
各部會也持續推出加碼措施,包括經濟部「好食券」、文化部「藝Fun券」、農委會「農遊券」、交通部「國旅券」、教育部「動滋券」、客委會「客庄券」、原民會「i原券」、國發會「地方創生券」。
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,使用五倍券消費時,市民不得要求店家找零,但店家可自行決定是否找零,顧客須尊重業者意願。另外為鼓勵市民使用數位綁定,減少染疫風險,經濟部推出「好食券」,前400萬名綁定數位版五倍券的市民,將獲得500元好食券,可使用於餐飲、糕餅、夜市、市場等店家。
經濟部也協助市場、夜市進行數位轉型。王美花表示,只要攤商新增使用行動支付,可獲得1800元獎勵;自治會、管委會若協助推動轉型,就會按數位普及率提供3千至1萬元獎勵。為支持在地生產小店家、小農、庇護工場等,王美花指出,只要願意配合設立專區、提供廣告優惠、減少上架費等政策,綜合電商、外送平台可以有條件納入五倍券使用範圍。
去年只有181萬人選擇使用數位版三倍券,王美花坦言,行政院長蘇貞昌一直追問該如何提高數位版使用比率。她表示,除了好食券,部分縣市的加碼也僅限數位綁定,因此今年把目標放在20%以上使用人士選擇數位綁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