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遊卡刷票進站、捷運伴隨樂聲駛入月台、關門警示音響,這些聲音,對於雙北民眾來說再熟悉不過。台北捷運1996年通車,至今25年,從單一線路到棋盤路網,打通雙北發展的任督二脈。
台北市捷運工程局長張澤雄說:「大動脈順暢了,那血液就流動順暢,那這移動快速,這個城市的發展就很好,將來北北基桃 在國際上叫Mega City,所謂一個巨大城市,因為它合起來快千萬的人口,北北基桃所以將來整個是一個大的生活圈,那捷運建設就是很重要的,除了是都市發展的引擎之外,它還是一個連結的作用。」
捷運被看成都市發展引擎,但爭議也不少。雙北在環狀線、萬大線與樹林線經營權較勁,雖然目前暫時休兵,拋出「一家經營」原則,但誰當家還未定。再來,也不是人人都歡迎捷運,台北民生社區與天母,就置身捷運路網外,有了居住品質,商圈卻有衰退危機,面對規劃中的民生汐止線和社子天母輕軌,也出現兩派論戰。
台北市民生社區居民劉小姐說:「我覺得民生社區在台北市來講,感覺像是最後一塊淨土,不需要再去像別的地方一樣挖捷運啦。」
台北市民生社區介壽里長蔡錦文指出:「6成以上的居民是贊成捷運,那比較年輕的贊成的機率比較高,年紀大的比較沒有那麼的同意,因為他認為是說他用不到。」
台北市天母居民葉先生說:「假如蓋著輕軌在上面,整個景觀破壞得一蹋糊塗,絕對不能蓋。」
台北市天母居民田小姐:「現在要騎腳踏車或摩托車到捷運那邊去,那如果做個輕軌,我是覺得不是我個人,就覺得說這樣比較不會堵車啦。」
捷運不只串起雙北,也跨出雙北,基隆人盼了30年的捷運進基隆,一旦實現,便利度可望大加分。
基隆居民李小姐說:「那個火車又會那個慢分(誤點),有捷運的話就更好啊。」
但基隆捷運與台鐵共用路線,因此路幅受限,台鐵、基捷進不進基隆車站,都曾引發反彈。後來又改成台鐵、捷運並存,卻可能出現互搶旅客,造成雙輸,還有待討論。
基隆市交通處長蘇先知表示:「基隆往台北,因為它是一個生活圈的型態,往台北工作或通勤 通學的人口其實都非常的穩定、也非常的多,基本上 它的旅運特性來講,其實跟它的需求量基本上是蠻高的。」
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林楨家指出:「生活圈裡面,各都市之間會因為捷運而更緊密,所以這個生活圈 就會越來越像生活圈。捷運這個社會資本的累積,對那個地方的發展 還有對這個城市,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本累積,你可以預期它會有城市發展的回饋。」
藉北北基捷運帶動基隆發展,現在藍圖已畫,就等跳脫紙上談兵,學者還分析,不只捷運端,都市端也要加強轉乘配套,才能串聯路網,更完善生活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