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經濟成長率估5.88% 勞團盼基本月薪漲至2萬6千

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5.88%,勞工團體主張,疫情不是藉口,明年基本工資月薪,應該如實反映經濟成長,調漲到2萬6千元,如果有企業真的受到疫情嚴重衝擊,那再由政府補貼薪資差額,或考慮個別暫緩調漲。

餐飲服務業受疫情重創,代表資方的商總,藉此反對明年基本工資調漲,勞工團體組成的「工鬥」也不甘示弱,3日前來商總外指出,疫情下製造業訂單仍爆量,「宅經濟」也不斷刷新獲利紀錄,凍漲薪水實在說不過去。

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理事楊正義說:「宅配業在過去幾個月內,特別是三級警戒期間,各家公司其實都創下歷史,史無前例的營收,股價也是連連高漲,這些亮眼的經濟果實,都是奠基在我們這些基礎勞工辛勤付出上面,所以我們在此呼籲政府,務必將經濟成長的果實,回饋給廣大的勞工朋友們。」

回顧基本工資月薪近年漲幅,107年調漲4.7%,22K成為當年的最低工資保障,108年調幅5%,但109年下滑到3.03%,110年更是只有微幅調漲200元,基本工資月薪來到整數2萬4千元,漲幅0.84%,但去年的經濟成長率3.12%,主計總處預估今年更上看5.88%,因此勞團訴求明年應該調漲8%,來到2萬6000元。

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邱宇弘表示,去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,但是經濟成長率是近三年來最好的一年,但是同時去年只調漲月薪200塊、時薪兩塊錢,這麼低的數字,所以他認為,今年不只是因為景氣復甦,而且要把去年欠的給一併漲回來。

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則說:「2萬6我們認為是過高啦,連續已經五年都調漲基本工資。」

資方代表回應,產業還需政府紓困,不宜一次調漲到2萬6千元。勞團則強調,紓困是由全民舉債,而且五倍券發放後,也能刺激內需市場,建議如果有企業真的無法給付這樣的薪資水準,再由政府補貼差額,或考慮個別暫緩調漲。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