變異株「Mu」具免疫逃脫特性 恐降低疫苗保護力
陳冠勳 陳信隆 黃韻玲 / 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除了Delta外,台灣在日前出現第一例哥倫比亞變異株,也被世衛組織列為需留意變異株,命名為「Mu」變種病毒。這種變異株已經出現在39國,以美國超過2千例最多。要面對未來逐漸出現的「變異株」威脅,指揮中心表示,主要是會影響疫苗保護力,但目前還是有賴後續臨床研究才能確定。
日本1日驗出兩例無症狀確診個案,都是感染B.1.621變種病毒株,世界衛生組織將此變異株正式命名為「Mu」。在全球39個國家相繼出現它的蹤跡,又以美國最多,有2065例。現在更有證據顯示,Mu是確診數增加或是群聚感染的禍首。
France 24醫藥記者茱莉亞席格說:「目前這個病毒唯一要注意的是,它是(分類在)需留意變異株,所以不是最高級別,還有就是突變尚無法顯示出接種疫苗是否有用。」
世衛正在監控的Mu,列為「需留意變異株」,就是因為目前研究發現,它有一系列變異,具有「免疫逃脫」的潛在特性,很可能降低疫苗保護力,甚至讓目前疫苗全部失效。
而早在今年一月,Mu首次在哥倫比亞被發現,雖然目前全球流行率在0.1%以下,可是現有疫苗是否難以抵抗Mu,引起各界關注。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,「大家還是要沉住氣,一件一件的去解決它。那個剛剛在講,那個是現在大家有這樣的一個臆測,但是並沒有辦法證明。」
疫情指揮中心指醫療應變小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:「專家們是研判說,可能都跟這個疫苗脫逃有關,主要是針對疫苗這邊,比較擔心會有保護力下降、不足的一個問題,這些都還需要後續的實證研究來確定。」
指揮中心表示,國內先前出現的首例Mu變異株案例,屬於境外移入。面對Mu來勢洶洶,市面上各廠牌疫苗能否抵抗?指揮中心說要等到做完臨床研究才能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