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嚴格稽查禁廚餘養豬 嘉義縣3養豬場違規
黃子杰 謝其文 / 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
要防堵非洲豬瘟,農委會禁止用廚餘養豬一個月。嘉義縣府展開聯合稽查,結果查獲有3場廚餘養豬、7場未請照,一共開出39萬元罰單。各地嚴格稽查,有立委和環團質疑廚餘禁令,恐怕會導致垃圾危機。環保署回應,全台每天產生的廚餘量大約有1920噸,平常大約有六成五送往養豬場,目前都暫時送往焚化或者是掩埋場處理。
農委會下令,9月禁止廚餘養豬。嘉義縣政府2日展開聯合稽查,不只發現有養豬場沒依法申辦畜牧場登記,也有養豬場被查獲使用廚餘,總計查獲3場廚餘養豬、7場未請照,共開出39萬元罰單。
嘉義縣養豬協會表示,縣內養豬戶幾乎都已轉型為飼料餵養,剩下這7戶正在轉換期。
嘉義縣動物疾病防治所長林珮如說:「我們總共查獲3場使用魚肉等動物性廚餘養豬,以及7場未依規定申辦畜牧場的違規養豬戶。」
嘉義縣養豬協會理事長林志達表示,「目前還是都是合法的養殖戶,那我們是希望說,輔導他們成為飼料的,配方的(養殖)正式戶。」
政府防堵非洲豬瘟肉品,侵門踏戶進到台灣,但廚餘禁令來的突然,引發立委和環團質疑,會變相導致垃圾危機,污染環境。
對此,環保署回應,全國一天廚餘的生產量是1920噸,原本其中的1263噸、約佔65%都是送往養豬場。目前廚餘確實只能全面暫送焚化爐或掩埋場,因為堆肥系統原先處理的是生廚餘,一時半刻還無法全面轉換回收熟廚餘。
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認為,「廚餘它含有水分,甚至鹽分,它進入到焚化爐,其實會減少使用年限。再來就是它其實跟一些塑膠,或紙類,或銅類結合,它會產生世紀之毒『戴奧辛』。」
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科長李易書回應,「為什麼會先進到這些設施。當然就是因為緊急的情況,所以我們緊急調度這些設施(焚化爐、掩埋場)來做處理,我們也希望在這段時間,能夠把廚餘妥善處理好,避免造成疫病的風險。」
2018年底中國爆發非洲豬瘟,環保署投入13億元補助各縣市廚餘處理設施,目前台中已完成一座生質能源廠,另一座在桃園,預計年底完工。環團指出,受非洲豬瘟影響,一年都增加了30萬噸廚餘進到焚化爐,呼籲政府盤點還有哪些被閒置的廚餘設施,可以加入回收的行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