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開始偏好在家工作 Google、臉書試行永久居家辦公減薪制

施慧中 / 編譯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美國經濟估計年底可以恢復疫情前的就業水準,不過現在勞動市場也出現改變,更多人願意在居家工作,民調顯示,超過一半美國人,願意為在家工作減5%的薪水。

後疫情時代的工作型態正在轉變,矽谷大型科技公司紛紛提供永久居家辦公,但是要減薪的試驗選項。科技巨頭谷歌的資料顯示,通勤距離越遠的人,居家上班減薪幅度越大,因為郊區房價物價生活費比公司所在的大都市便宜,薪資最多可能差到四分之一.但如果住在跟公司同一城市,在家工作薪資就不會減少。

谷歌之外,臉書跟推特也針對搬到生活成本較低地區,遠端上班的員工實施減薪。豪門企業的高薪與福利,就算打折仍然有吸引力,但如果是片面改變勞動條件,還是可能釀成法律爭議。

英國資深企業採購顧問華特森指出,「遠距上班更能平衡工作與生活,能在自己的社區多花點時間,只要切斷工作連結你就已經到家了,我並不懷念通勤這回事,但我還是很喜歡辦公室,跟顧客直接接觸,有真正工作與家庭空間的區隔。」

全球去年進入長期防疫封鎖,許多民眾回到鄉下在家工作,發現好處比想像要多,當今年四月全美陸續解封,人們理當大舉回到辦公室上班的時刻,卻出現一股四百萬人集體離職潮,創下20年新高紀錄.

相較於科技業,同樣屬於高薪一族的華爾街銀行業,則呼籲員工回歸辦公室,但工時超長壓力大的工作形態讓人卻步,高盛銀行已經有流失人才的準備,花旗銀行則提供較大彈性,增加招聘優勢。

銀行業者奧利佛表示,「我最想念的還是人際接觸,你做這份工作或任何工作,都不是為了整天關房裡對著螢幕,讓這份工作不無聊或有樂趣的,就是跟辦公室裡的同事朋友,團隊互動 一起達成目標。」

美國許多企業曾經宣示,九月或秋季將恢復正常工作型態,不過新一波Delta變種病毒突破性傳染蔓延,佔全美新增病例八成,各州紛紛收緊防疫規範,谷歌、臉書、推特、優步、網飛等科技巨頭紛紛強制要求員工打疫苗,並暫緩或延後重開實體辦公室的計畫,為勞動市場增添新的變數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