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底欲發5倍券 專家籲推動電子支付形式

行政院欲推出振興五倍券,咱也著來關心這內面數位化的部分。有專家認為: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有改變,建議政府參考香港用電子支付發放,也著愛把握歇熱是旅遊觀光的大月,來振興市草。

嗶一聲,行到佗、鑢到佗,經過本土疫情大爆發,零接觸經濟已經是後疫情的消費趨勢。

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指出:「電子支付實質代收付金額,其實佇五月份的時陣就有77億以上,年增率甚至有81.1%遮懸」。

根據金管會統計,到今年五月,電子支付的用戶數已經超過1300外萬戶,年增率超過53%,行政院拍算編1100億預算,佇九月底前發五倍券刺激國內消費,不過實際的振興效果,發放時間點,合作的通路、面額的設計、提升數位券使用率,攏受外界關心。

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表示:「我感覺這袂比舊年較少,預期效益應該有10%以上,有的可能15%」

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秘書長韓仕賢是講:「但是我較煩惱的是你若印刷的時間小可仔拖延,無的確你到九月 十月底去,對咱觀光旅遊產業的業者可能較無幫贊」。

金融專家也煩惱紙本五倍券發放速度比袂過疫情翻箍的腳步,若看香港,in佇這個月初一開始全面用電子支付,分批發五千港票刺激消費。

韓仕賢建議:「八月的時陣,你看技術上看敢有法度克服,予這个有意願欲來使用電子支付五倍券的人,伊先來登記,只要伊登記伊就先去消費」。

按怎踏著數位經濟時機,共五倍券的效益發揮到上大,振興國內市草,是國人上關心的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