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失業率4.8%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單月新增8.1萬人失業
黃立偉 陳昌維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6月失業率飆升到4.8%,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紀錄。主計總處表示,受疫情影響,主要是內需型服務業業務緊縮或歇業影響,失業人數較上個月一口氣增加8.1萬人,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。
從事客服的林小姐,去年底遭公司資遣後已超過半年找不工作。她說透過職訓局上課學技能,但國內疫情升溫,相關職缺都關閉,如果再找不到工作,很擔心生活顯入困境。
還有位低調不願露臉的媽媽,原本雙薪家庭,受疫情影響,不僅她工作沒了,連老公的薪水也被砍半,只好到就服處申請失業給付金。
請領失業給付金民眾說:「經濟壓力滿大的,吃以前的存款,要做什麼兼職?餐飲業嗎?還是就是什麼行政助理都很難(找)啦,那像什麼外送這些都很飽和,而且說實在的,家裡還有小朋友要照顧啊。」
失業人數急遽攀升,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失業率飆升到4.8%,經季節調整來到4.76%,都創下民國100年以來同期最高,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新高。另外失業人口也較上個月增加了8.1萬人,創下歷年同期最大增幅,而6月工時未達35小時高達98.4萬人,接近百萬人,也創下調查以來新高。
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分析,「(金融)海嘯其實是國外的一些整個經濟的因素所造成的,那後來也造成在整個生產面造成一些影響,失業率達到6以上的一個水準。那這一次其實也是受到疫情的影響,(主要影響)就是內需型服務業的部份,國內生產面的這個部份的話是相對穩定的。」
主計總處強調,失業率大幅攀升主要是受疫情影響,多數暫時性失業,影響業別以內需型服務業為主,包括餐飲住宿、美容美髮以及批發零售等。但強調只要疫情受到控制,工時就會增加,失業人口數大幅緩解。不過七月失業率並不樂觀,雖然已經微解封,但有畢業生投入職場,恐怕也會成為失業率攀升因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