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通緝4名受雇中國國家安全部人員 傳出多國向以色列購買間諜軟體
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起訴書,4名受雇於中國國安部的人員,遭到指控在2011年到2018年期間,攻擊數十家美國與其他國家的企業、大學,和政府單位,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。
中國駐美大使館沒有對這起案子做出回應,不過中方先前曾表示,中國也是駭客攻擊的受害者。美國則在19日和歐盟、英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、日本,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,聯手譴責中國發動惡意網路攻擊,以竊取智慧財產權、商業機密,和傳染性疾病研究等,包括微軟電子郵件伺服器遭害案,政府與企業都受害,這也是北約第一次譴責中國的網路行動。
此外,有多家媒體報導,以色列一家軟體監控公司NSO,賣出一款名為飛馬的手機間諜軟體給一些專制國家,以監控人權工作者、記者、律師,甚至各國政要。
一位印度獨立記者就指出,他的手機被分析出曾被駭客入侵,當時他正在調查已故印度商業大亨,在避稅天堂的資金流動。
印度記者搭庫爾塔表示,「這也讓我的消息來源身處危險中,那些匿名與我交談的人,如果他們遭到傷害就太可怕了,如果你不尊重我的隱私,你也別希望我尊重他們的隱私,因為我的消息來源是在匿名的情況下與我交談,這對民主、對新聞不利,太可怕了。」
由於有調查指出,包括印度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、匈牙利、墨西哥等10個國家,都是NSO公司的客戶。不過NSO強調,這款軟體只用來監視恐怖份子和罪犯,各國政府也都否認使用相關軟體。
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表示,「此技術工具,我們稱它為軟體,資訊辦公室沒有使用過,也沒有就使用它達成任何協議。」
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則強調,「這完全不可接受,並且違反所有法規,媒體的自由在歐盟受到關注,新聞自由更是歐盟核心價值之一。」
根據國際媒體聯手調查,已確定有一千多個門號遭到監控,當中包括阿拉伯王室成員、企業主管、人權工作者、記者,與各國元首政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