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照護機構適度鬆綁 工作人員施打率須達8成
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,新增27例確定病例,包括10例境外移入,以及17例本土病例,並新增6例死亡個案,再創三級警戒以來,單日新增病例數的新低紀錄。指揮官陳時中表示,出現社區感染後,要完全做到「零確診」,可能性非常低,因為社區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,因此社區監測很重要。而為因應疫情趨緩,指揮中心也宣布,社區式機構在工作人員的疫苗施打率達到八成,而且做好防疫整備下,可以適度鬆綁,逐步提供服務。

國內新冠本土疫情,週三14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,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0例最多,其次為桃園市3例,新北市及台中市各2例,並新增6例死亡個案,而這也是三級警戒以來,單日新增確診數新低紀錄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,「本土的案例大概也算是這段時間比較低的,尤其在這裡面有包含了9位居隔陽性的,還需要調查感染源的就剩8例,這是比較好的一個情形。」

因應國內疫情趨緩,指揮中心宣布,社區式機構可在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八成,而且做好防疫整備下適度鬆綁,提供服務,適用範圍包括社區式長照機構,日間照顧及小規模多機能,護理之家、老福機構、身障機構附設之日間照顧服務,身障日間型服務,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、社區式日間照顧、日間服務機構,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、以及早期療育機構。

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說明,「全體工作人員我們在指引裡面規範,必須要疫苗施打率要達到八成,那第二就是整個的服務機構,它必須要完成,我們在指引裡面有一個附表相關的項目,那服務機構必須做自我查核。」

此外,機構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條件部分,在提供及接受服務之前,需接種第一劑疫苗且滿14天,未成年者不適用;未接種疫苗者,或接種第一劑未滿14天者,在服務前需提供解隔證明,或三日內快篩陰性證明;服務後,需每週提供快篩陰性證明;如果是確診、居家檢疫、居家隔離、自主健康管理,抗原快篩陽性者,則不可提供或使用服務。

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,「有任何一位人員確診的時候,機構必須要主動通知主管機關進行集體篩檢,整個機構就會暫停服務14天。」

陳時中坦言,開始有社區感染後,要做到完全「零確診」,可能性非常低,因此社區監測很重要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,「一旦有了社區的感染、社區的傳播之後,事實上要完全的變成就是說+0的可能性已經是非常的低了,因為畢竟它有一些就是,應該是說無症狀的感染者會在這個社區裡面,我們都說+0我們很高興,但那不是我們的目標,整體的社區的監測那才是我們需要去做的。」

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,目前累計有402例疫苗接種後、發生死亡不良事件,其中有378例是接種AZ疫苗,另外24例則是接種莫德納疫苗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