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染疫比率高但不易重症 醫:傳染期長可能釀群聚事件

國內疫情逐漸趨緩,但這幾天的本土確診案例仍維持在30幾例,沒有明顯的緩降。對此國內醫師表示,除了把社區感染控制住外,阻止境外病毒再進到台灣也是重要防疫關鍵。

國內疫苗接種率速度加快,接種率已經突破12%,但這幾天的本土確診案例仍維持在30幾例,沒有明顯的緩降,也讓外界擔憂,就算未來真的解封,社區出現零星確診案例已成為常態。

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指出,「如果有零星爆發的群聚感染的話,我們大概要去檢討說,什麼措施可以加強。我想如果能夠真的把社區感染完全控制住的話,說不定就沒有、不會再有零星個案出現,然後我們接下來要注意的就是,阻止境外的病毒再進入台灣。」

13日起包括電影院、展覽場館等有條件開放,但幼兒園仍沒有開放,引發家長抱怨。根據指揮中心觀察近兩個月來,幼兒染疫比率偏高,0到6歲確診人數達330人。對此有醫師就說,小小孩雖然染疫後不易重症跟死亡,但他們的傳染期長且是高傳染族群,除了家長容易被傳染,也可能會發生群聚事件。

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分析,「小孩子不太會有戴口罩跟勤洗手的概念,何況他也常會手去摸嘴巴眼睛鼻子,所以接觸傳染、飛沫傳染的機率都比大人高。」

醫師認為,現階段小孩是沒有疫苗可施打的,因此開放幼兒園之前,一定要做好配套措施,包括幼教老師及相關行政人員一定都要接種過疫苗,小孩要送幼兒園前也要先進行篩檢,確認是陰性才能入學,才能避免發生感染時,整群孩子都染疫。

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