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就業市場 5月份失業率創2013年來同期新高

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國內經濟以及就業。主計總處今天公布5月份的失業人數,超過48.9萬人,比四月增加5.4萬人,失業率則是落在4.11%,更創下2013年同期的新高。數據也顯示,5月工時沒有達35小時者,比4月份暴增超過60萬人。

本該是觀光熱區的三重三和夜市,雖然可以看見不少店家開門做生意,卻很少等到顧客上門,還有些店門口已經張貼出租公告,看來有些冷清。同樣是觀光景點,淡水老街在假日出現不少民眾,但有許多店家沒有營業,有做生意的也說業績不好,有攤商直言,「業績只剩下一成」。

新冠肺炎疫情,三級警戒持續,讓許多產業和勞工遭遇嚴重衝擊,主計總處公布5月的人力資源調查,就業人數1139.8萬人,和四月相比下滑1.09%,至於失業人數也比四月時增加5.4萬人,來到48.9萬;失業率達4.11%,比上個月上升0.47個百分點,創下2013年同期新高。

行政院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,「失業率是102年以來的同期最高,在我們就業人數的部分是驟減了12.6萬人,從67年調查開辦以來,同期的一個最大的一個減幅,最主要的是以消費活動為主的服務業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大的。」

原本在每個月25日會公布上個月的失業率,但5月中旬疫情延燒,所以改變調查方式,因此在7月初才公布5月資料。勞團點出,在三級警戒的情況下,5月的失業率還在可預期範圍,但緊接著畢業季到來,更是失業問題的大挑戰。

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分析,「因為畢業季的失業潮,就業的這樣的一個需求,那它會不會讓今年的這樣的一個就業,譬如說職缺開不出來,或者是說讓失業率更加嚴重,我覺得可能是未來幾個月要觀察,而且要超前部署。」

勞團呼籲,對於失業率可能的暴增,政府要趕快盤整既有紓困方案,讓它更精準、有效,同時要啟動就業安定基金等措施,並想辦法讓各產業和就業需求獲得更妥當的安排,讓勞資雙方維持企業的營運量能,等解封之後迅速恢復經濟活動。

 

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