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復者返職場遇困難 指揮中心:解隔離單視同陰性證明、不可刁難
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增37例本土確定病例及2例死亡個案,從5月至今確診個案中,已經有超過1萬人解除隔離。指揮中心表示,只要康復者出示解隔離單就可以作為檢驗陰性證明,業主或相關民間機構不可以刁難。至於各界關注7月12日之後微解封的可能性,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要視疫情控制的狀況,仍傾向全國一致。

國內新冠本土疫情趨緩,指揮中心公布4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,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8例最多,其次為新北市11例、桃園市及彰化縣各3例、宜蘭縣2例,另外也新增2例死亡個案。

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,「在(3個市場)周邊的篩檢陽性率,陽性的個案並沒有暴增的情況,要繼續觀察有沒有潛伏的一些,沒有症狀的個案,目前我們可以講就是說沒有失控。」

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,從5月11日到7月2日累計公布1萬3712名確診個案中,已有1萬868人解除隔離,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9.3%。

但現在卻有解隔離者面臨康復後返回居住安養、就醫、工作崗位遭拒絕等問題,例如必須出具檢驗陰性證明,或證明Ct值。對此指揮中心表示,只要康復者出示解隔離單就可當作是陰性證明,業主不可以刁難。

中央疫情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,「衛生局會在他解除隔離的時候,會由縣市政府來開立這個叫做法定傳染病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,這上面都有很清楚的說明他的一些權利義務,也有他的名字跟診斷醫師等等這些的資料,所以他持這個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,就可以作為他的所謂大家外界所俗稱的康復證明書。」

另外,為防範變種病毒,7月2日起入境者在完成居家檢疫前一律需要進行3次採檢,為了因應旅客高峰,現有5個深喉唾液點,本週會再擴增8至13個,填表的表格也簡化。

中央流行疫情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,「今天上午因為有比較多的歐美航班回來,第一航廈部分我們一樣是配置3名護理師跟4名協勤人員,但是在第二航廈我們就增加到10名護理師跟7名的協勤人員,所以我們就會每一天就會先看隔天(需求),來去做預置需要的人力。」

而北市3大批發市場發生新冠群聚事件,讓外界關心是否會影響到7月12日的微解封,陳時中重申,降級與否仍視疫情控制,整體方向還是以全國一致為主。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