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有關這個17例(死亡案例),裡面有2位住機構,另外有7位是有慢性病史。」
指揮中心公布,疑似打疫苗後死亡案例21日通報新增17例,其中75歲以上16位、65歲以上1位。另外,6月18日到20日疫苗接種後死亡不良事件通報,有58例,全台都傳出長者打完疫苗後死亡的案例,雖死因有待釐清,卻也讓部分長輩對疫苗卻步,這幾天的接種率,新北約三成、台中約四成,高雄也從最初的六成多,降到約三、四成。
有長者認為有得打就趕快打,但也有長者想等莫德納疫苗,花蓮設在吉安國小的施打站,就有老人家到現場後,因不能挑疫苗而拒絕施打。
有花蓮民眾問衛生局人員說:「可以挑疫苗嗎?」衛生局人員回應目前沒得挑,民眾又問:「現在莫德納不是來很多了嗎」,衛生局人員解釋,那個才剛剛飛到台灣,還要拆封、檢驗。
另外有民眾聽到是AZ就搖搖手表示不打了,要打莫德納疫苗。
疫苗專家、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,長者肺炎重症或死亡的比例比年輕人高很多,而AZ對年輕人的副作用高於長者,且接種後若有嚴重過敏反應,85%會在30分鐘內發生,但國內目前死亡案例都不是施打後馬上發生,建議長者還是要施打疫苗。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鍾飲文6月20日表示,有免疫不全、肥胖、吸菸跟貧血,那能不能打疫苗?其實這幾個都不是疫苗的禁忌症,只要控制非常穩定就能打。
鍾飲文表示,疫苗能提供保護力,整體來說利大於弊,而打疫苗後除了要觀察15-30分鐘,也要量體溫,多喝水休息;但他也提醒,若有心臟或腎臟疾病的長者不能多喝水,要控制水分攝取在500cc以內,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鍾飲文表示,疫苗能提供保護力,整體來說利大於弊,而打疫苗後除了要觀察15-30分鐘,也要量體溫,多喝水休息;但他也提醒,若有心臟或腎臟疾病的長者不能多喝水,要控制水分攝取在500cc以內,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