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洲嚴重鼠患、穀物遭啃食 專家警告氣候變遷恐增加鼠患頻率
曾惠敏 / 編譯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澳洲東部乾旱、野火及水患後,又發生大量鼠患,當地農民想盡辦法撲殺,但專家擔心,氣候變遷可能會使鼠患發生的頻率更加頻繁。
成群老鼠在牆邊蠢蠢欲動,連5歲小朋友也加入人鼠大戰的行列,拿著掃把將老鼠掃進大水盆裏,打算把牠們淹死,澳洲東部鼠患已經蔓延好幾個月,牠們啃食穀物和糧草,讓農民恨得牙癢癢,不得不想盡辦法對付牠們
65歲農民廷克說,「我們一個晚上大概可以抓4、5百隻老鼠,之前第一個晚上設下陷阱時,抓了將近7千隻。」
澳洲之前曾經連續三年大旱,到了2019年下半年爆發野火,今年好不容易久旱逢甘霖,卻在部分地區演變成洪災,農民飽受一連串的打擊後,如今又有鼠輩橫行,數量之多,連老農民也說一輩子沒見過
65歲農民廷克說,「我爸還在,他93歲了,這是他一生中所見過最糟糕的3年,我認為這大概也是他見過最嚴重的鼠患。」
不只農民深受其害,現在還傳出有醫院病人被老鼠咬、機器被老鼠破壞,澳洲政府已經宣布將斥資幾百萬美元,購置新一代的毒鼠劑,然而專家擔心毒藥會進入食物鏈,可能導致吃下中毒老鼠的本土野生動物斃命,甚至危害人體健康。
而農民還有另一項顧慮是,即將到來的冬天,如果沒有真的很冷又相當潮溼,那麼春天老鼠還會暴增,恐怕怎麼抓也抓不完
70歲農民費雪普爾擔憂,「情況時好時壞,在那段很熱的時期,牠們的數量簡直是天文數字,然後有稍微和緩一點,但現在似乎又出現新的繁殖期,有很多幼鼠出現。」
專家指出,大型鼠患在澳洲通常每十年發生一次,但是氣候變遷有可能使這類情況變得更加頻繁。